AI导读:

浦银国际首席策略分析师赖烨烨发布2025年中期市场策略展望,强调从短期变化与中长期趋势双重维度入手,建议优化红利+科技的杠铃策略,重点关注出海概念股。同时指出中美市场面临多重变数,但把握结构性趋势是穿越周期的关键。下半年看好港股及公用事业、信息技术行业。

近日,浦银国际首席策略分析师赖烨烨发布2025年中期市场策略展望。她强调,研判市场与布局资产需从短期变化与中长期趋势双重维度入手:短期需动态追踪潜在变化因素,中长期则要精准把握不变的发展趋势,适时低位布局。投资策略方面,建议优化红利+科技的杠铃策略,重点关注出海概念股,并灵活进行“低买高卖”操作,捕捉市场波动机会。

赖烨烨指出,当前市场面临多重变数。首先,美国关税政策及其引发的各国应对措施充满不确定性。特朗普执政期间,关税政策多变,导致全球经济风险持续可控但未完全消散,关税谈判面临复杂博弈。其次,中美重大政策走向不明朗,美联储降息路径模糊,企业减税和放松监管政策能否落地存疑。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尚待评估,市场密切关注增量政策动向。此外,中美AI发展路径差异化,美国依赖算力,中国则侧重算法。

然而,市场也存在不变之处。赖烨烨认为,把握结构性趋势是穿越周期的关键。三大趋势有望带来新机遇:科技自主化与全球产业链重构、人工智能技术迭代分化、全球去美元化趋势。这些趋势伴随长期产业周期,提前布局有望获取超额回报。

面对变与不变,如何掘金?赖烨烨预测,下半年中美市场走势将继续分化,中国市场看好港股,因其基本面稳健、流动性改善、估值提升空间大。行业配置上,消费和医疗健康行业增长潜力大,或受资金青睐。大盘成长股有望表现更佳。而美国市场虽政策风险和经济风险有所缓和,但仍高于年初。下半年美股上行空间有限,看好公用事业和信息技术行业。

在具体投资策略上,赖烨烨建议中国市场优化杠铃策略,关注产业链重构下中企出海机会,并灵活操作捕捉市场波动。美股投资亦可采用杠铃策略,红利端选取公用事业板块,科技端保持对AI的配置,以获取额外收益。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