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A股银行板块上半年整体涨幅居前,多只个股涨幅超20%,中证银行指数站上8000点。随着股价攀升,市场对银行股未来走势分歧加剧,但机构看多声音仍存,高股息成重要支撑。银行转债上半年掀起“强赎潮”,退出加速。展望下半年,市场分歧加剧,银行股投资逻辑需回归基本面。

  随着A股上半年收官,银行板块表现抢眼,尽管上周五大跌3%,但上半年整体涨幅仍居前二,年初至今涨幅超13%。近30只个股涨幅超10%,浦发银行、青岛银行涨超30%。中证银行指数站上8000点,A股银行板块总市值首次突破10万亿元。随着股价攀升,市场对银行股未来走势分歧加剧,但机构对银行股看多声音仍存,支撑因素包括高股息、基本面趋稳等。

  截至6月30日收盘,上市银行总市值超14.5万亿元,A股银行板块总市值10.97万亿元,较年初增加1.54万亿元。中证银行指数年初至上半年末涨幅接近13%,42只个股中仅郑州银行年初至今跌近2%,其余个股全部上涨。上半年有29只银行股涨幅超10%,10只个股涨幅超20%,两只个股涨幅超30%。

  银行转债上半年掀起“强赎潮”,退出加速。6月23日晚间,齐鲁银行发布提示性公告,若未来15个交易日内股价有5个交易日收盘价不低于6.5元/股,将触发“齐鲁转债”的赎回条款。此前,已有苏行转债、杭银转债、南银转债先后因股价持续上涨触发强赎。不过,6月27日银行板块大跌,A股42只银行股全线飘绿。

  今年上半年,港股内银股表现不错,A/H股溢价率持续收窄。据中金公司报告,截至6月27日,银行A/H溢价率为25%,较2024年初下降35个百分点。在银行股持续上行过程中,高股息仍是最具吸引力的支撑因素。随着新一轮存款利率下调,关于“到银行存款不如买银行股”的讨论升温。

(42只银行股今年上半年涨跌表现)

  回顾来看,2025年一季度财报表现低于预期、美国对等关税政策等一度带动银行板块回调,但短暂调整并未改变上涨趋势。尤其在外部不确定性增加的背景下,银行股很快又成为震荡市中避险资金的“心头好”。在银行股上涨过程中,保险资金和公募基金成为重要推动力。年内共有7家保险公司举牌19次,其中有9次为银行股。

  证监会在5月上旬发文推动公募基金行业改革,也成为不少机构看多银行股的重要依据。此外,财政部发行特别国债为国有大行注资事宜在今年上半年落地完成。业内普遍认为,大行注资落地虽短期有股息摊薄作用,但这将缓解国有大行资本补充压力,强化风险抵御能力和服务实体经济实力。

  展望下半年,市场分歧加剧,尤其在上周五银行股突然大跌的背景下,关于银行股是否“太贵了”的讨论升温。华夏基金策略团队认为,银行股虽然短期波动加大,但长期配置机会依然值得关注。中信证券报告也称,下阶段看,公募新规的正向影响,叠加险资对稳定回报型权益资产需求的延续,机构增配空间仍存。

  不过,多位受访人士表示,银行股的投资逻辑终究要回到基本面,看到机会的同时也要警惕非理性炒作。当前,净息差收窄、资产扩张减速、不良率尤其零售不良抬头等依然是银行业不可忽视的风险因素。中金公司银行业分析师张帅帅也表示,接下来依然看好银行板块的相对收益和绝对收益,且预计H股表现将好于A股。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