险资强劲扫货A股上市公司,稳定股息资产成追捧对象
AI导读:
近日险资扫货A股上市公司,年内举牌不少于20次,银行、公用事业等稳定股息资产成追捧对象。低利率环境下,险资等资金通过配置稳定高股息资产获取稳定现金流。
近日,险资扫货两只A股上市公司,年内举牌A股和港股上市公司不少于20次,银行、公用事业等稳定股息资产成为险资追捧的主要对象。此外,AMC机构、私募机构以及部分牛散今年也纷纷加入了举牌队伍。
受访人士表示,在当前低利率环境下,险资等资金通过配置银行、公用事业等稳定高股息资产是一个比较好的获取稳定现金流的方式。
险资等资金强劲扫货
近日,江南水务发布公告称,利安人寿增持公司达4699.54万股,占比5.03%。华菱钢铁也发布公告称,信泰人寿累计增持公司股份3.43亿股,占公司总股本的比例已达到5.00%。弘康人寿增持郑州银行H股,触发举牌。
据证券时报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年内险资举牌上市公司次数已达到20次,被举牌的上市公司多为银行、环保、交通运输、公用事业等行业,现金流和分红稳定是主要特征。

除了险资以外,AMC机构、私募机构以及部分牛散也在举牌上市公司。
今年4月,中国中信金融资产增持大秦铁路达到5%,构成举牌。私募机构宽德私募则在今年3月举牌了铅蓄电池厂商圣阳股份。
“资产荒”下的必然选择
从今年举牌方来看,险资无疑是举牌上市公司的主力。平安人寿年内三次举牌招商银行H股,两次举牌农业银行H股,两次举牌邮储银行H股。
对于险资在举牌市场中表现尤为活跃的原因,隋东表示,随着新“国九条”等政策的落地实施,监管部门持续优化中长期资金入市环境。险资参与权益投资的制度障碍逐步消除,为险资举牌创造了有利条件。
今年4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印发通知,优化保险资金比例监管政策,加大对资本市场和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险资密集举牌上市公司,也是“资产荒”压力下的必然选择。陈兴文表示,在低利率环境下,“资产荒”越发严重,险资急需通过配置高股息权益资产,来增厚收益,弥补固收资产的缺口。
隋东也表示,在低利率市场环境下,优质固定收益资产供给不足,而A股市场估值处于历史低位,自然成为险资配置的理想选择。
此外,新金融工具准则的调整,如FVOCI科目,允许股息收益增厚利润,规避股价波动对当期损益的冲击,从而优化了险企的财报表现。
推动市场走向成熟
金融资本、产业资本、牛散私募等以举牌方式投资入股上市公司,最主要的原因是对资本市场长期发展的看好。顺时投资权益投资总监易小斌表示,金融资本举牌可能是从财务投资者的角度出发,以追求长期稳健的收益为目标。
作为重要的市场风向标,举牌活动的增加能够有效增强投资者信心,吸引增量资金入场。隋东表示,资本的举牌行为,实际上是对上市公司基本面和长期价值的背书,有助于引导市场回归价值本源。
不过,在举牌上市公司的同时,如何在追逐收益与控制风险之间找到平衡也是金融资本等举牌方需要直面的问题。陈兴文认为,银行股等高股息资产虽然具备吸引力,但易受宏观经济周期影响,且当前险资举牌高度集中于银行等板块,行业集中度过高可能放大系统性风险。
陈兴文表示,险资等应发挥 “耐心资本” 作用,推动举牌从短期套利转向产业协同的长效配置,未来险资举牌配置或向弱周期、多元高分红领域拓展,以平衡收益与风险。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网)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