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综合价值管理:多元投资合力提升之道
AI导读:
本文探讨了上市公司综合价值管理的重要性,指出上市公司价值评价需从单一市值向多元价值转变。分析了企业上市后的困惑,包括关注度下滑、估值差异、自我评价与市场评价背离及数字化重塑评价体系。阐述了三类投资主体对上市公司三类价值的评价,并强调综合价值管理要融入企业管理全流程,推动多元投资主体形成合力。
编者按
上市公司是资本市场之基,价值创造是中长期回报来源。近年产业结构重塑,价值评价需从单一市值向多元价值转变,金融、产业、政府等都是评价主体。本报特邀申万宏源证券研究所撰写系列研究报告,从不同投资人视角出发,理顺评估机制,探讨上市公司综合价值管理。
上市公司是资本市场价值创造之源,我国持续完善资本市场基础制度。资本市场运行渐趋稳健,但上市公司估值水平出现分化,高科技等公司估值走高,银行等白马蓝筹估值走低。这表明上市公司价值表现形式及评价主体多元化,如何理解和认识多元投资价值是提升综合投资价值的前提。
一、从企业上市之后的困惑说起
发行上市是企业发展新起点,但企业在上市后也面临多重困惑。一是上市光环消失后,企业关注度滑坡,部分上市公司难以有效运用资本市场进行再融资及资本运作。二是不同上市公司之间的估值差异越来越大,传统与新兴行业之间、同一行业内部龙头公司与中小型公司之间的估值差距不断拉大,上市公司估值与企业盈利背离现象明显。三是企业自我评价与市场评价之间的差异越来越大,不少上市民营企业家面临企业经营稳定但估值持续走低的困惑。四是数字化时代正在加速重塑上市公司价值评价体系,企业需顺应数字化时代趋势,提升综合投资价值。
二、三类投资主体对上市公司三类价值的评价
上市公司综合价值包括金融投资价值、产业投资价值和多元社会价值。金融投资人、产业投资人、其他社会投资人是对上市公司综合价值进行评价的三类重要主体,他们关注的焦点不同,对企业价值评估的标准也不尽相同。在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不同类型投资人对上市公司价值评价的重点也不相同。
三、上市公司综合价值管理的目的是推动多元投资主体形成合力
综合价值管理要融入到企业管理的全流程中,从价值创造、价值形成、价值实现的全链条着手,全面强化上市公司综合价值管理。市值管理是上市公司综合价值管理的重要抓手,综合价值管理的核心是引导企业从自身经营出发,统筹三类投资主体对企业投资价值的综合评价,凝聚多元主体的合力,共同提升上市公司的综合价值。
(杨成长系申万宏源研究首席经济学家,全国政协委员;龚芳系申万宏源研究政策研究室主任,首席研究员)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