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8月1日财政部、税务总局发布公告,对新发行国债等债券利息收入恢复征收增值税。此举将降低市场无风险收益率,推动资金从债市流向股市,为股市带来三重利好,并优化投资生态,引导资金支持实体经济。

  8月1日,财政部、税务总局联合发布《关于国债债券利息收入增值税政策的公告》(以下简称《公告》)。《公告》显示,自2025年8月8日起,对在该日期之后(含当日)新发行的国债、地方政府债券、金融债券的利息收入,恢复征收增值税。

  新发行的国债等债券利息收入恢复征收增值税,可以理解为是对新发债券的降息操作,从长期看会降低市场无风险收益率,并推动资金从债市向股市转移,对股市具有利好作用。

  国债利息免税政策始于债券市场萌芽期,旨在通过税收优惠吸引投资者,快速扩大市场规模。现在债券市场已经颇具规模,原有的税收优惠政策也达到了退出的条件,市场已从需要政策扶持转向需要规范发展。

  政策实施后,债券市场将呈现新老划断下的双轨运行。对于存量债券,将继续享受免税优惠至到期,成为机构投资者的抢配对象。8月1日政策发布后,10年期国债收益率短暂上行1BP后迅速回落,显示市场对老券的追捧。

  新发债券则需通过提高票面利率补偿税收成本,否则就会导致变相降息的结果。有机构测算,10年期国债税后收益率将从1.7%降至1.59%,如果新发债券票面利率不变的情况下,事实上就会出现降息的效果,从老债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下降的结果看,目前市场选择了降息的理解。

  对此,股市将迎来三重利好。一是相对收益提升,高股息股票的类固收属性凸显。以4%股息率的银行股为例,其税后收益比3%利息但需缴纳6%增值税的新发国债高出1.2个百分点,吸引保守型资金流入。

  二是资金结构优化。银行为弥补利润缺口,可能通过委外投资将资金交由公募基金管理。公募基金凭借免税优势,可配置老国债、高股息股及成长股,形成债基股的资金传导链。

  三是政策信号效应。在宏观经济企稳关键期,征税政策传递出政策工具箱充足的信号,缓解市场对流动性收紧的担忧,推动风险偏好从保守转向平衡。

  从长期股市走势看,这场税收改革的影响远超短期资金流动。其中有三大转变值得关注。首先是定价逻辑重构。国债收益率曲线将更真实反映市场供求,成为无风险利率的纯净标杆。信用债因税负优势减弱,需通过提升信用资质来吸引资金,促进市场分层。

  其次是投资生态的优化。机构资金对收益的要求提升,倒逼上市公司提高分红比例、优化治理结构。

  最后是引导实体经济赋能。资金从债券市场溢出后,除流向股市外,还将通过信贷、非标等渠道支持实体经济。政策意图明确引导资金流向消费与硬科技领域,为经济转型提供长期资本支持。

  整体来看,国债利息征税是一场通过税收中性原则优化资源配置的变革,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A股市场的投资性价比。

(文章来源:北京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