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8月25日沪指高开续创十年新高,创指深成指涨幅显著。A股市场表现强劲,受政策、产业、资金多重因素推动。政策稳增长,资金面充裕,产业升级助力市场分化,科技制造板块受青睐。资本市场活跃对经济意义重大,需政策、产业、资金协同发展。

  8月25日,沪指高开0.59%报3848.16点,续创十年新高。与此同时,创指涨幅一度超3.6%,并突破2700点,创2022年8月25日以来最近3年新高,深成指也一度涨超2.5%,沪深京三市成交额半日超2万亿元,A股市场(A股市场优化)呈现火爆态势。

  近期,A股市场的表现令人瞩目,成为股市热点。这一轮行情的上涨,不仅反映了市场对经济前景的乐观预期,也体现了政策支持、产业转型和资金流动等多重因素的共同作用。政策层面,中央释放出稳增长与深化资本市场改革的明确信号,从货币政策工具优化,到险企股票投资、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等规则完善,诸多政策联动,持续优化市场生态,为市场提供了稳定的支持。

  资金层面,央行实施的降准政策释放了大量流动性,为市场提供了充足的资金支持。新开户数大幅增长,居民财富的再配置与外资加速流入,共同印证了增量资金的有力支撑。数据显示,7月居民存款减少1.11万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单月新增2.14万亿元,表明资金有从银行体系向资本市场等非银领域转移的趋势,释放了市场情绪趋向积极的信号。

  而在产业层面,AI、先进制造和“反内卷”等产业主题持续催化,成为市场资金聚焦的方向,业绩高景气方向在近期的半年报行情中尤为突出。A股是否已进入慢牛轨道?各方看法未必一致,但审慎乐观的确渐成共识,因为这种共识不难得到宏观基本面的支持。目前中国经济加快向高质量发展转型,资本市场制度也在不断完善,A股对全球资本吸引力的增加实属水到渠成。

  鉴于此,有分析认为,本轮行情起初由政策宽松推动,但随优质科技企业涌现和叙事转向“新质生产力”,市场开始分化,具备产业支撑的科技制造板块更具可持续性。以寒武纪为代表的公司股价持续走高,正反映了资本市场对中国科技驱动型企业的价值重估。寒武纪作为国产AI芯片龙头,受益于大模型技术迭代带来的算力需求增长,研发投入转化为技术壁垒,市场对其技术壁垒和长期增长潜力的认可度显著提升,叠加资金面与市场情绪共振,高风险偏好资金持续加码。

  投资者看好寒武纪等中国公司,与企业自身技术的突破有关,也与国家科技自主化的战略高度契合。资本市场的活跃对于稳预期、强信心意义重大,它不仅是经济发展的“晴雨表”,也是企业融资、居民财富增长的重要渠道。当下,要把握住多维度环境因素持续向好的难得机会,推动A股市场健康稳定发展,在经济转型和高质量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

  打造更活跃的资本市场,政策、产业、资金还需协同发力。政策上,需要继续深化资本市场改革,提升上市公司质量,完善投资者保护机制,加强对内幕交易、操纵市场等违法违规行为的打击力度,营造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资金层面,进一步吸引长期资金入市,鼓励养老金、社保基金、险资等加大权益类资产配置比例,提升外资参与度,拓宽资金来源渠道。产业方面,仍要持续推动产业升级,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培育更多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优质企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投资热点,从而引导资本向实体经济和创新领域集聚,推动我国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再上新台阶。

(文章来源:时代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