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市场改革深化,股市稳定与发展并进
AI导读:
自2024年9月以来,资本市场改革举措频出,系统性重塑市场基础制度。稳市政策合力汇聚,中长期资金入市步伐加快,市场稳定成效初显。政策推动下,A股市场企稳回升,交易活跃,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自2024年9月24日“一揽子金融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改革举措”落地以来,资本市场改革风劲,“1+N”政策体系渐次落地,系统性重塑了市场的基础制度和监管底层逻辑,这为股市稳定奠定了坚实基础。市场预期和信心明显改善。今年以来A股企稳回升,交易日趋活跃。
当前,稳的力量还在不断汇聚。在谋划“十五五”时期资本市场重点任务举措时,证监会表示要持续巩固资本市场回稳向好势头,不断增强市场的吸引力和包容性,积极倡导长期投资、价值投资、理性投资理念。中国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章俊表示,市场稳定成效初显,政策重心已转向结构性增效,强调以深化改革释放市场内生动力,持续健全常态化的稳市机制安排,将为股市高质量发展创造更加良好的环境。
聚合力助市场稳健前行
股市是经济的“晴雨表”,市场稳定对于改善市场预期、提振投资者信心以及促进消费和投资至关重要。尤其是在面对不确定性日益增多的外部发展环境所带来的冲击和挑战时,维护资本市场平稳运行就显得尤为重要。
自2024年9月24日以来,金融监管部门形成了稳定资本市场的合力,中央汇金公司在前增持指数基金,央行在后提供流动性支持,这一搭配模式在过往多次被验证是应对资本市场短期超调最有力的有效举措之一。全国社保基金、证券投资基金、保险机构以及各类投资者积极跟进,一大批上市公司回购增持,今年以来,中国资产价格走出了一条格外引人注目的上升曲线。
特别是中国人民银行创设的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以及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两项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通过逆周期调节,在资本市场被明显低估时,便利市场参与方使用两项工具提供的低成本资金购买股票,阻断市场走弱的负向循环,是增强资本市场内在稳定性的重要制度创新。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超500家上市公司、主要股东公告使用贷款回购增持股票,贷款金额上限合计超过1200亿元。在校正资本市场超调、稳定市场预期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罗志恒认为,当前稳定市场的组合拳,既有监管机构的预期引导和规则调整,又有市场“真金白银”的支持,稳市机制建设从被动应对迈向主动管理,更加重视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资产价格稳定被纳入货币政策视野,类“平准基金”作用的发挥,有利于校正资本市场超调、稳定市场预期,支持资本市场长期健康发展。
引活水为市场添活力
中长期资金是维护市场长期稳定健康运行的“压舱石”和“稳定器”,构建“长钱长投”市场生态,是资本市场的重点任务之一。
过去一年间,股指的震荡上行与中长期资金持续的流入相伴相生。保险和银行理财增量资金进场步伐加快,新基金发行全面提速,企业年金入市比例增加……资本市场的“虹吸效应”,让各类资金从四面八方汇集而来。
一组数据更为直观,今年上半年,中国人寿、中国平安、中国人保、中国太保、新华保险等五大上市险企的股票投资金额合计达18464.29亿元,较年初增长28.71%;公募基金总规模突破35万亿元,其中,ETF总规模突破5万亿元,年金投资资产净值较2024年年底增长约0.69万亿元。
这与政策的推动密不可分。以《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的指导意见》发布为始,监管部门持续引导保险资金、社保基金、养老保险、企业年金、公募基金等中长期资金加大入市力度,特别是长周期考核机制的建立,提高了中长期资金入市的意愿。以公募基金为例,随着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落地,基金投资业绩全面实施三年以上长周期考核,主动权益类基金收费模式持续优化,公募基金投资行为稳定性提高,基金经理在投资策略选择上更注重长期投资收益。
南开大学金融学教授田利辉指出,在长周期考核机制下,机构投资者会更加关注企业的基本面和长期发展潜力,市场资金逐步向优质资产集中,促使优质企业获得更多资金支持。同时,中长期资金入市将显著优化投资者结构,提升机构投资者占比,进而提升A股市场的整体质量和稳定性。
建机制增强市场吸引力
要持续巩固资本市场回稳向好势头,有必要进一步健全稳市机制,持续激发市场发展的内生动力。
从政策面看,稳市政策工具储备充足,“短期流动性支持+中长期改革红利释放”为稳市政策提供支撑。
要构建中长期资金“愿意来、留得住”的市场环境,还需要在“增强市场的吸引力和包容性”方面下功夫。据了解,证监会将把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推向前进,更大力度培育壮大长期资本、耐心资本,加快构建支持“长钱长投”的政策体系,扎实推进中长期资金入市和公募基金改革;以深化科创板、创业板改革为抓手,以发展多元股权融资为重点,健全覆盖各类企业发展全生命周期需求的股债期产品和服务体系,更好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
罗志恒建议,继续提升各类中长期资金入市规模和占比,更大力度“引长钱”,持续提升上市公司质量,引导上市公司完善治理、改善绩效、加大分红回购力度,强化投资者回报,以高回报稳资金活市场。从资产端、资金端进一步固本培元,推动各项改革举措平稳落地,取得可感可及的改革成果。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