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9.24”行情一周年,A股市值站上百万亿,并购重组成资本市场生态修复抓手。已披露230单重大资产重组,推动产业整合升级。未来并购重组将持续活跃,聚焦产业整合、技术协同,数量规模或增,跨境并购或增多。

“9.24”行情一周年,A股市值站上百万亿,日成交金额多次突破3万亿,市场生态进入新阶段。这其中,监管力推的并购重组,被认为是一大助力因素,为资本市场带来新活力(SEO关键词:并购重组 资本市场)。

“并购六条”发布这一年来,上市公司并购重组交易活跃度提升,一二级市场的活力也得到一定程度激发。据证监会主席吴清9月22日披露,“并购六条”发布以来,已披露230单重大资产重组,有力支持了上市公司产业整合(SEO关键词:上市公司 产业整合)。

在不断涌现的并购重组案例中,“双创” 公司成并购热土,收购同行业上下游资产;传统行业上市公司则通过跨行业并购以进行转型升级,或者通过并购加强产业整合。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田轩称,这轮并购重组在促进科技与产业融合、优化产业资源配置等方面发挥着显著作用。

“自924新政以来,并购重组已成为资本市场生态修复的重要抓手。”银河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杨超认为,并购成为上市公司实现成长和价值重塑的重要路径,带动二级市场情绪回暖,为股权投资机构提供了退出渠道(SEO关键词:二级市场 股权投资)。

展望并购重组市场未来趋势,东吴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芦哲认为,将继续保持活跃,并购重组的数量和规模可能会进一步增加。产业驱动型并购将成为主流,科技行业如半导体、生物医药等,将继续成为并购重组的热点领域。

一年新增披露230单,呈现诸多新特征

“并购六条”实施至今,监管机构持续完善相关配套措施支持并购重组,市场活跃度持续高涨。在近一年新增披露的230单重大资产重组中,半导体行业的买家最多,超过20家;其次是房地产开发和汽车零部件行业。

相较买家而言,卖家多集中于新兴行业,并购标的中涉及高新技术、数字经济、绿色低碳等领域的比例明显提高。田轩分析称,经济转型期,企业通过并购重组优化资源配置,以实现技术升级与产业协同的内在需求越发强烈。

就半导体行业而言,技术商业化周期较长,并购是进一步做大做强的关键策略。“通过并购,半导体公司可以快速获取新技术、新产品、新市场,加速产业升级和业务拓展。”芦哲说。

除了传统行业上市公司开展向新质生产力方向转型升级的跨行业并购外,这轮并购有一大新特征,是“两创”板块上市公司收购同行业上下游资产。据第一财经梳理数据发现,在230单重大资产重组中,涉及“两创”板块公司收购同行业上下游资产的并购最多,达80单。

近一年来,上市公司收购未盈利资产、拟IPO资产的公告也不断涌现。杨超告诉记者,未盈利资产收购逐步试水,市场化交易比例提升,凸显中介机构在估值与风险识别中的关键作用。

交易活跃度显著提升的同时,支付方式多元化成为这轮并购重组的突出特征。新“国九条”“科创板八条”与“并购六条”,均鼓励上市公司综合运用多种支付工具实施并购重组。已有多数公司运用股份、定向可转债等方式实施并购。

在芦哲看来,多元化支付方式的使用效果较好,如定向可转债兼具“股性” 和 “债性”,能够为交易双方提供更为灵活的博弈机制。近半年披露的重大资产重组中,多数公司采取组合支付方式,减少了对现金的依赖。

激发一二级市场活力

不同于早期注重规模扩张,这轮并购重组以产业整合和转型升级为主导逻辑,正在从“数量扩张”走向“质量提升”。在业内看来,这轮并购重组不仅推动上市公司及产业转型升级,也为资本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

那么,哪些类型的并购重组能够助力上市公司真正实现产业有效整合或者转型升级?田轩认为,主要包括沿产业链纵向整合类并购、同产业横向协同型并购等类型。这些并购通过补链强链、优化供应链稳定性,提升核心技术自主可控能力。

在芦哲看来,上市公司通过并购实现产业有效整合或转型升级的关键,在于选择与自身战略高度契合的并购类型,并注重并购后的协同效应释放。

关于并购重组对上市公司价值的提升,杨超认为,主要体现在三方面:其一,财务表现改善;其二,核心竞争力强化;其三,估值体系优化。不过,并购能否转化为真正的价值增量,仍取决于后续整合的深度与协同效应的实现。

据第一财经观察,今年上半年,一批完成交割的并购重组项目已直接转化为财务报表上的亮眼数据,成为对应公司业绩增长的重要来源。除了加速上市公司及产业转型升级外,近一年来并购重组持续活跃,也一定程度上带动了二级市场相关概念行情。

以重组指数来看,去年9月份开始,该指数陡坡上行,之后呈现震荡上行趋势,到今年9月18日创出历史新高。2024年9月24日~2025年9月23日,重组指数累计上涨92.59%(SEO关键词:重组指数 上涨)。

关于后续并购重组主线下还存在哪些投资机会?芦哲认为,可以关注半导体、生物医药等科技行业的并购重组机会;同时,关注国资并购基金参与的并购项目,其参与的并购项目往往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

田轩建议,重点关注符合国家战略方向、具备核心技术壁垒的新兴产业并购标的,如高端制造、绿色能源与数字经济领域。同时,关注并购后整合能力强、管理层执行力突出的企业,其价值释放更具持续性。

上市公司通过并购重组实现产业链延伸、转型升级,活跃二级市场的同时,一些股权投资机构也通过并购重组渠道进行退出。据杨超统计,仅2025年上半年,就有超170只私募基金通过并购实现退出,有效缓解了“退出难”,加速了资本回收与再投入。

未来并购重组或将持续活跃

“并购六条”落地一周年以来,A股市场的生态发生了诸多新变化,后续并购重组市场又将呈现怎样的趋势?在田轩看来,当前“并购六条”落地成效显著,但结合成熟市场经验,可从审核效率、支付工具创新与配套制度等方面进一步优化。

芦哲则希望,稳定预期,让市场参与者对并购重组政策有明确的预期;确保规范运行,加强对并购重组过程中的信息披露、估值定价、资金支付等环节的监管,防范市场风险;加强资金支持,丰富产品服务,为并购重组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

展望未来,并购重组市场是否会持续火热?“未来并购重组市场将继续保持活跃,并购重组的数量和规模可能会进一步增加。”芦哲称,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不断开放和国际化程度的提高,跨境并购可能会逐渐增多。

田轩认为,未来并购重组市场将更加聚焦产业整合、技术协同、价值提升等核心方向,呈现出以战略性并购为主导、多元化支付方式并行、国企与民企协同推进的格局,推动并购重组市场向常态化、规模化、高质量发展迈进。

杨超具体分析称,政策层面,“并购六条”及配套改革将持续释放制度红利,带动市场活跃度持续提升;产业层面,并购主线将更加聚焦新质生产力领域,硬科技行业的产业链整合有望加速;跨境并购方面,随着外部环境逐步改善,中国企业在东南亚与欧洲的技术获取和全球供应链拓展意愿将增强。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