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10月7日美股开盘,科技股遭遇抛售潮,甲骨文、特斯拉等跌幅显著。同时,摩根士丹利报告显示9月境外资金流入中国股市回升,阿里巴巴获最大幅度增持。人工智能领域进展迅速,但市场对其未来持谨慎态度,资金压力与折旧问题引发担忧。

  人工智能,跌了,市场波动加剧。

  10月7日美股开盘,甲骨文一度跌超7%;特斯拉跌超4%;芯片指数跌超2%,科技股遭遇抛售潮。美政府将入股,Trilogy Metals暴涨211%。中概指数回落超2%,阿里巴巴跌超3%,市场情绪谨慎。三年期美债标售需求稳健,美债收益率刷新日低。美元指数一个月新高,日元七个月新低。比特币一度较周一所创盘中纪录跌超5000美元、跌破12.1万美元关口。期金盘中涨近1%,期银跌落十四年高位,黄金市场表现分化。

  消息面上,甲骨文被爆云利润率逊色,引发大型科技及消费股的拋售,从而拖累美股大盘。此外,通胀预期上升和美国政府关门持续,也为市场回调提供了宏观背景。标普、纳指早盘在创下历史新高后下挫,标普七日连涨势头终结,市场波动率上升。

  不过另一方面,摩根士丹利发表中国市场最新报告显示,9月境外资金流入中国股市回升至46亿美元,为2024年11月以来单月最高,资金流向显示市场信心。其中,阿里巴巴、宁德时代、京东获得最多增持,阿里巴巴成为外资关注焦点。在国际及美资基金9月份二十大中资股持仓按月变化中,阿里获得了最大幅度增持,投资组合综合权重增幅达3.3%,凸显其市场地位。

  值得注意的是,阿里巴巴在人工智能方向进展很快。据署名为“QWEN”的X账号,其大模型QWEN3-VL荣登视觉排行榜第二名,并成为首个同时在纯文本和视觉排行榜上均排名第一的开源模型,技术突破引领行业。近期,摩根大通、里昂、大和证券等大行也纷纷提高阿里目标价,市场对其前景看好。

  阿里大消息

  据署名为“QWEN”的X账号突然发布消息称,阿里巴巴大模型QWEN3-VL荣登视觉排行榜第二名,并成为首个同时在纯文本和视觉排行榜上均排名第一的开源模型,技术实力获认可。

  阿里云通义千问于10月4日宣布开源 Qwen3-VL-30B-A3B-Instruct与Thinking模型,并同步推出FP8版本以及超大规模模型Qwen3-VL-235B-A22B的FP8版本,技术迭代加速。

  官方表示,Qwen3-VL-30B-A3B-Instruct与Thinking体积更小,性能依旧强劲,更实现集Qwen3-VL全部能力于一身。仅需30亿激活参数,即可在 STEM、视觉问答(VQA)、光学字符识别(OCR)、视频理解、智能体(Agent)任务等多个领域媲美GPT-5-Mini和 Claude4-Sonnet,甚至表现更优,技术领先性凸显。

  值得注意的是,阿里巴巴的股票近期亦获得极大的关注度。摩根士丹利发表中国市场报告显示,9月境外资金流入中国股市回升至46亿美元,为2024年11月以来单月最高,主要受被动基金流入52亿美元推动,主动基金则流出6亿美元,资金流向分化。

  截至9月30日,年内外资被动基金累计流入达180亿美元,超过2024年全年的70亿美元。年内外资主动基金累计流出120亿美元,较2024年的240亿美元明显放缓。年内外资长仓基金(包括被动和主动)累计流入进一步改善至60亿美元,相较2024年170亿美元的净流出呈明显反转,市场资金面改善。

  这其中,阿里巴巴获得了较大力度的增持。在摩根士丹利发表的另一份报告中,列出了国际及美资基金9月份二十大中资股持仓及按月变化,阿里巴巴获得了最大幅度的增持,投资组合综合权重增幅达3.3%,其他股票增幅皆低于1%,凸显其市场吸引力。

  起爆声和怀疑论并存

  最近,人工智能(特别是OpenAI)点到哪里,涨到哪里。可以说是风头无两。昨晚,超威半导体暴涨就是一例。然而这些股票上涨的逻辑仍基于资本开支。这已经引起了一些知名投资者的怀疑,市场对AI未来持谨慎态度。

  今年夏天,避险基金Praetorian Capital创办人Harris Kuppy Kupperman表示,若要支撑目前的资料中心支出,大型科技公司(hyperscalers) 需要创造4800亿美元的收入,而若要支撑明年的支出,则需高达1万亿美元,资金压力巨大。

  但在与资料中心内部人士(包括设计师、业主与贷方)交流之后,他发现自己的假设犯了一个关键错误:对资料中心的折旧时间假设有误。Kupperman原本假设资料中心折旧周期为10年,但他在最新部落格文章中表示,根据过去一个月的交流,实体资料中心的使用寿命最多只有3到10年。冷却系统、晶片与机柜设计、电力系统,甚至整体布局的变化,都意味着资料中心建设本身的折旧速度很快。再加上每年或每两年就会有新款GPU问世,先前型号几乎立即过时,因此应该对整个资本结构使用更快的折旧曲线,技术迭代加速折旧。

  根据Kupperman的计算,整个产业每个月支出约300亿美元,但仅产生超过10亿美元的收入。这种不匹配令人震惊,而且还忽略了一件事:到2026年,将有数百亿美元的新资料中心建成,这些中心都需要额外收入来证明存在的合理性,市场担忧加剧。

  Kupperman认为,风险远不止投资人和贷方。他估算,今年AI的实际建设规模相当于美国GDP的1.5%,加上乘数效应,可能达到2%。结合财富效应,不难想像AI可能成为今年经济成长的主要来源,甚至若其他经济领域陷入衰退,AI权重可能更大,AI对经济影响深远。

  Kupperman说,铁路和AI其实很像,都是巨额资本支出,对投资人有巨大的财务影响。就像铁路一样,如果AI的资金减缓,建设也会放慢。当建设停止,AI受益公司的股票将被抛售,财富效应逆转,消费成长放缓,金融恐慌将反过头来在整个经济间扩散。只不过,与铁路和火车不同,AI资料中心几乎会立即过时——几乎完全遭到减记。资本破坏将非常巨大,市场风险不容忽视。

  Kupperman也注意到,近期有关AI支出的消息具有循环性,例如英伟达即将成为前十大风险投资人之一。他将之比喻为网络泡沫时期Lucent和Nortel开始资助网络设备购买的情形。当然,也并没有证据显示,英伟达有像Lucent或Nortel那样遭SEC处罚的非法行为,不过,某些方面确实让人觉得有些相似之处,市场需警惕泡沫。

(文章来源:券商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