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级经济学家:股市AI泡沫担忧被过度放大
AI导读:
科技巨头在AI领域投资引发股市AI泡沫担忧,但顶级经济学家认为这种担忧被过度放大。IMF主管称美股估值过高不一定会抛售,现在情况与互联网泡沫不同。经济学家认为股市调整难引发金融危机。
随着科技巨头接连在人工智能(AI)领域“砸下重金”,人们愈发担心股市的AI泡沫不断扩大,会导致类似2008-09年那样的金融危机,但顶级经济学家认为这种股市泡沫担忧被过度放大了。根据一些顶级经济学家的说法,这种担忧是错误的。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货币和资本市场部门主管Tobias Adrian最新表示,虽然美股估值过高,尤其是科技股,但这并不一定意味着会出现抛售,科技股调整风险可控。
他在接受最新采访时表示:“金融市场就像投资的减震器。当出现负面消息时,估值过高的股票可以更快地向下调整,但它们也可以‘弯曲’而不会崩溃。虽然股市有大幅下跌的风险,但这并非不可避免。”
Adrian还指出,现在的情况也不能与1995年至2000年的互联网泡沫对比,那样得出的结论并不成立。
他解释称,“我们知道很多公司将会盈利。他们现在已经开始盈利了。”
“但在20世纪90年代末,你不知道哪些公司会盈利。许多主宰互联网的公司已不存在,许多公司破产了,”他补充道。
Adrian强调,虽然如今的牛市在科技行业的集中度更高,但他们已经开始盈利。他说,盈利能力能持续多久,以及是否会像预期的那样高,这是两个不同的问题。
“但我认为这与1999年大不相同,”他说。
就像今年4月初,在特朗普总统宣布对进口商品征收关税的计划后,美国股市出现了大幅抛售。那两天的跌幅与2008年雷曼兄弟倒闭后的跌幅相当。但Adrian说,4月份的抛售并没有引发强制去杠杆,股市抗风险能力增强。
无独有偶。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所长亚当·波森(Adam Posen)也指出,互联网泡沫的破裂并没有外溢并损害金融体系和经济。
波森在世界银行年会间隙对外表示,“仅靠股市调整很难消除金融不稳定。你需要别的东西——比如银行系统问题或房地产危机,来引发更大范围的危机。”
他说,1987年的“黑色星期一”股市崩盘和互联网泡沫对整体经济增长的影响都很小。而2008年至2009年的金融危机是由抵押贷款相关金融资产的损失引发的,这引发了人们对美国最大几家银行健康状况的质疑。
波森认为,人工智能公司之间频繁的循环交易可能会抬高它们的股票估值,“但这仍然不会使它们变得杠杆化。”
“我很难想象这个市场如何从一次值得注意的调整演变成一场真正的金融危机。”他补充说。
(文章来源:财联社)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