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2025年10月A股新开户231万户,前10个月累计新开2246万户,投资者总数逼近2.5亿。股市赚钱效应和政策支持影响开户数,多家券商认为11月市场将震荡蓄势,中长期科技成长主线仍具布局价值。

  A股最新开户数据出炉,10月A股新开户231万户,2025年前10个月已累计新开2246万户。这也使得A股投资者总数逼近2.5亿,年末或突破大关,A股开户热潮涌动。去年“9·24”行情之后,开户数量屡创新高,10月231万新开户数属于什么水平?

  从月度对比来看,2025年1月A股新开157万户,2月新开284万户实现近翻倍增长,3月突破300万户,4月因关税摩擦市场震荡环比下降37.22%,5月受假期影响进一步回落,6月、7月、8月、9月新开户数持续回升,10月环比下降21%。值得一提的是,去年10月因924行情原因取得685万巨量开户,今年10月受假期和股市震荡影响,开户虽同比回落66%,但仍取得了200万以上新开户,结合2024年全年开户数据来看,231万户仍高于去年的9个月份。

  记者注意到,A股投资者总数逼近2.5亿,年末或将突破2.5亿大关。结合中国结算与上交所数据测算,截至10月末A股投资者总数已接近2.48亿,保守估算也达2.45亿。距离2025年末仅剩两个月,若开户量维持当前水平,投资者总数突破2.5亿将成大概率事件。对于后续市场走势,多家券商认为11月市场将以震荡蓄势为主,为年底跨年行情铺垫,中长期科技成长主线仍具布局价值,股市研报值得关注。

  股市赚钱效应影响A股新开户数

  回顾2025年10个月A股新开户数据,可以发现,股市赚钱效应和持续政策支持是影响A股新开户数的主要因素。1月A股新开户平稳开局,157万的新开户数超上年6个月份,剔除春节因素,开户数仍较为可观。政策红利持续释放,证监会2025年重点工作明确“稳字当头”,长期资金增量可期,提振市场信心,为2025年全年奠定良好基础。

  2月A股新增开户284万,超上年11个月份,仅次于2024以来10月份的历史峰值(684万户)。2月开户数的爆发式增长,主要原因是市场短期赚钱效应显著,同时也得益于政策红利持续释放和科技投资主线的明确。3月新开户数突破307万户,较1月157万激增96%,环比2月284万增长8%,3月开户潮的背后,是A股赚钱效应的持续提升,并与美股下跌形成鲜明对比。4月,A股经历一段时间上涨后有所回调,国际形势变得复杂,开户有所回落。

  6月、7月、8月A股主要指数普遍上涨,9月市场震荡走强。良好的赚钱效应,吸引6、7、8、9月份三季度连续四个月开户提升。10月A股月内呈现“冲高-回落-震荡”走势,一度突破4000点,尽管当月深证成指和创业板指收跌,但短期震荡不改“慢牛”趋势,A股仍实现231万新开户,股市热点不断。

  今年A股投资者或将突破2.5亿

  结合中国结算及上交所数据,截至2025年10月末,A股投资者总数已接近2.5亿。中国结算数据显示,2024年底A股投资者总数已达2.37亿(23680.34万人),这一数据以一码通账户为统计口径。一码通账号相当于投资者在证券市场上的“身份证”,每个投资者对应唯一账户,因而真实反映了市场参与者规模。

  结合上交所数据,2025年10月末A股新开户合计2246万户,其中个人投资者开户2237.5万户,机构投资者8.38万户。据了解,每位投资者最多可开出3张沪市股卡,因此,上交所新开户数是多于实际投资者数量的。从历年实际投资者数量占沪市A股新开户数比例来看,均在50%以上,并呈现逐年下降趋势,这意味着账户数量向投资者数量换算时,比例需结合这一动态特征调整。

  以2025年10月末为例,上交所数据显示A股新开户合计2246万户。若参照“比例超50%且下降”的规律,按相对50%比例估算,背后对应的新增投资者数量为1123万人(2246万户×50%),这一结果更贴合历年比例特征。叠加2024年底的2.37亿基数,截至2025年10月末,A股投资者总量已近2.48亿。即便参照保守估算比例(账户数与投资者数约为3:1),2025年1-10月新增投资者至少超过745万人,按照这一保守估算A股投资者总量已近2.45亿。

  当下,距离2025年收官只剩两个月,若A股新开户数维持当下水平,A股投资者或将突破2.5亿。对于后续市场走势,多家券商认为11月市场将以震荡蓄势为主,为年底跨年行情铺垫,中长期科技成长主线仍具布局价值,股市看行业前景广阔。

  卖方研判:11月市场将以震荡蓄势为主

  对于后续市场走势,多家券商认为11月市场将以震荡蓄势为主,为年底跨年行情铺垫,中长期科技成长主线仍具布局价值。招商证券策略观点认为,展望11月,市场震荡蓄势,为年底发动指数级别行情进行蓄势。在中美贸易谈判、三季报、四中全会召开结束后,市场进入到一段时间的业绩、事件、政策的真空期,市场缺少决定方向的催化剂,因此市场会进入到一段时间的震荡阶段以等待年底的新的变化。

  从企业盈利的角度来看,整体上市公司三季度业绩增速明显回升,同时自由现金流大幅改善。A股的盈利出现了改善。从增量资金的角度来看,当前仍处在牛市第二阶段,增量资金仍然在通过各种渠道入市,但是节奏相对平稳。中美关系趋于缓和,风险偏好平稳。因此整体来看,11月市场有望保持震荡蓄势的走势,为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后发动跨年行情进行蓄势。

  国投证券策略观点认为,突破4000点并不意味着后续“一马平川”,但即便大盘指数出现高位波动,在资本市场从简单融资工具向治理体系重要工具过渡的大周期中,“牛市并未结束”的预期不会轻易消散。步入四季度A股呈现“高位品种震荡回落,低位品种超额回升”,目前低位品种尚缺乏绝对主线,意味着当前高切低还未形成清晰风格切换,更多是风格再均衡。

  东吴证券策略观点认为,随着各类不确定性因素陆续落地,11月自上而下的边际催化有所减弱,指数“轧空式”上攻的动力相对有限。11月宏观与业绩进入真空期,在外生催化相对平淡的背景下,4000点这一心理关口的有效突破难以一蹴而就,市场或将更多以时间换空间。因此,短期建议偏均衡配置,以应对风格切换期的市场波动;中长期来看,科技成长主线的行情尚未终结,仍具备持续布局价值。

(文章来源:财联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