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11月7日A股三大指数冲高回落,市场成交额超2万亿。机构预测2026年A股将延续慢牛行情,资产替代逻辑深化,资本市场改革筑牢根基,经济转型注入增长动能。机构给出四大主线布局方向,包括科技成长、PPI改善、出海提升及内需转型。


  11月7日,A股三大指数均冲高回落,市场走势引发关注。截至收盘,沪指跌0.25%,深成指跌0.36%,创业板指跌0.51%,市场成交额超2万亿,全市场超3100只个股下跌,市场波动显著。

  热点板块方面,锂电电解液、磷化工午后继续狂飙,成为市场亮点,孚日股份、清水源2连板,天际股份、多氟多等多股涨停。福建板块反复活跃,漳州发展快速涨停,走出4天3板,展现出强劲势头。有机板块集体走强,东岳硅材20cm涨停,合盛硅业涨停,市场热点纷呈。

  此外,闻泰科技尾盘直线拉升逼近涨停,最后5分钟成交超12亿,成为市场焦点。




  A股或现“平顶慢牛”,布局四大主线成关键

  机构预测2026年A股慢牛行情

  作为十五五的开局之年,2026年资本市场走向如何?多家机构一致预测,A股市场分析显示2026年A股将延续慢牛行情。综合各家观点,慢牛核心逻辑可概括为三大方面:

  首先,资产替代逻辑持续深化。随着房地产传统投资属性逐步弱化,权益市场正加速成为居民资产配置的“新主场”,为A股慢牛提供有力支撑。

  其次,资本市场改革筑牢制度根基。以新“国九条”为起点的基础制度改革有力提振中国市场的可投资性;引入中长期资本和构建稳市机制,极大提升中国市场应对风险和波动的能力,为慢牛行情保驾护航。

  此外,经济转型确定性提升注入增长动能。随着经济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新技术、新产业加速涌现推动资本开支扩张,叠加中国制造业全球化竞争力持续提升,经济预期与资产回报率有望触底回升,为A股慢牛提供坚实基础。

  基于上述多重利好,国泰海通郭胤含团队明确指出,2026年A股市场高度有望超出市场共识,向十年前的高点发起冲击,市场展望乐观。

  值得关注的是,部分业内人士提醒,市场焦点正从情绪驱动转向基本面验证,估值能否进一步抬升将直接取决于企业盈利的实际兑现。当前2025年三季度A股盈利增速仍处于磨底阶段,市场对于盈利修复的节奏与弹性仍有疑问,需密切关注。

  对此,机构给出差异化但乐观的判断:华泰证券研究所策略首席兼金融工程联席首席何康团队认为,得益于渐行渐近的产能周期与库存周期拐点,盈利周期有望于明年上半年步入复苏通道,修复弹性的预期差与胜负手在于企业出海,当前现积极信号,为市场带来希望。

  开源证券策略首席分析师韦冀星团队则提出,分子端盈利修复将呈现“厂”字型复苏特征,盈利底或出现在2025年底至2026年初,2026年资本市场将从“资产重估”阶段正式迈入“盈利修复”阶段,行情更可能是“平顶慢牛”而非“尖顶短牛”,且“平顶”之后将持续演绎盈利驱动的慢牛趋势,为投资者指明方向。

  估值层面A股仍具提升空间。据华泰证券模型预测,2026年末上证前向PETTM约14.5x;中证800相对发达市场折价约22%、相对其他新兴市场溢价约12%,均较历史高点仍有修复空间。“中国资产的相对吸引力显著,增量资金不会对行情形成实质性约束。”何康团队表示,为A股慢牛提供有力证据。

  2026年资产如何配置?机构给出清晰方向。韦冀星团队聚焦四大主线——科技成长自主可控(算力、半导体、AI应用等)、PPI改善叠加广谱反内卷(有色金属、化工、建材等)、出海+全球产业竞争力提升(汽车、电子、机械等)、内需结构转型+消费复苏(低空经济、零售、食品等),为投资者提供布局思路。

  郭胤含团队则在看好科技新势能、内需新机遇、出海与区域经济新格局的同时,特别强调能源新战略领域,建议聚焦新型储能、氢能与核聚变能等前沿赛道,为投资者指明新的投资方向。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