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11月28日A股市场表现分化,上证指数窄幅震荡,多行业板块表现各异。券商看好AI芯片国产升级,预计智算芯片市场需求将持续攀升,国产芯片有望占据更大份额。


11月28日,A股市场表现分化,上证指数窄幅震荡,深证成指与创业板指震荡走低,而科创50指数则呈现探底回升态势,但午后再次回落。行业板块表现各异,商业百货、环保、玻璃玻纤等板块涨幅居前,而游戏、贵金属、保险等板块则跌幅居前。

根据IDC最新估算,2023年中国AI服务器市场规模已达到91亿美元,同比大幅增长82.5%,增速远超全球市场。预计至2027年,国内市场规模将进一步扩大至134亿美元,2023至2027年的复合年增长率高达21.8%。多家券商对此发表了看法:

中信证券:预计随着国内智算中心建设的加速以及互联网公司AI需求的增长,智算芯片市场需求将持续攀升。到2026年,国内AI芯片市场规模有望突破3000亿元,国产芯片有望在这一领域占据更大份额。当前,国产芯片在硬件参数上已接近海外产品,软件生态和互连技术也将随着产业的发展而日益完善。

中信建投:指出AI端侧应用的商业化正在加速,AI手机、AI PC等产品相继发布,并向可穿戴设备、智能汽车、XR等领域拓展。高端芯片的自给自足成为当务之急,应重点关注国产高端芯片的生产制造、核心设备材料以及EDA软件等领域。

万联证券:认为在全球科技摩擦加剧的背景下,我国芯片厂商将加速技术升级,有望在AI芯片等高尖端科技领域实现突破。若海外市场加大贸易出口管制力度,国内半导体产业链相关厂商的市场份额有望进一步提升。

天风证券:强调半导体国产升级的需求迫切,市场空间广阔。在外部国际政治不稳定性和内部大厂扩产、政策助推等因素的催化下,国产半导体设备、材料、EDA/IP等领域的升级将持续加速,为投资者提供了丰富的投资机会。

华泰证券:认为半导体材料设备板块或迎来新一轮的投资机会。一是国内制造企业进入收入增速快于设备折旧的收获期;二是全球后道设备企业在生成式AI的推动下有望继续实现快速增长;三是外部环境的变化可能对行业产生潜在影响。建议投资者关注内需改善和产能周期供需拐点等配置线索。

(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一切后果自负。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文章来源:东方财富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