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电新能IPO之路:成长性下滑,募资大幅缩水
AI导读:
华电新能作为盈利最高的央企新能源上市平台,其IPO之路历经波折。近年来,公司成长性显著下滑,募资规模大幅缩水。风电业务作为公司营收主力,其毛利率却低于多家可比公司。华电新能IPO进程面临严峻挑战。
作为目前央企中盈利最高的新能源上市平台,华电新能的IPO之路历经波折。自2022年7月提交招股书后,虽于2023年6月获上交所主板上市委批准,但受A股市场波动及证监会新规影响,上市进程放缓。直至2025年3月底,才提交招股书注册稿,然而此时华电新能的成长性已显著下滑,募资规模亦大幅缩水,这对高负债的华电新能构成严峻挑战。
报告期(2021年至2024年上半年),华电新能营收分别为217.41亿元、246.73亿元、295.8亿元和172.53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2.54亿元、85.22亿元、96.2亿元和62.06亿元,营收增速较此前披露的2020-2022年大幅放缓。此外,风电作为公司营收主力,其毛利率却低于多家可比公司,这将在IPO过程中对公司募资产生影响。
成长放缓 募资缩水
近年来,受中国新能源政策推动,新能源营运商业绩快速增长,各央企新能源平台纷纷踏上A股之路。三峡能源(600905)和龙源电力(001289)分别于2021年6月和2022年1月上市。华电新能2023年归母净利润已达96.2亿元,盈利领先已上市或正IPO的央企新能源平台,但其上市进程却遭遇波折。在2022年7月提交招股书并于2023年6月获上市委批准后,因市场波动,直至2025年3月底才提交注册稿。
华电新能的成长性已大幅放缓。据审阅过的财报,2024年公司营收为339.68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4.83%,归母净利润88.31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8.2%。公司预计2025年1-3月营收介于91亿至99亿元,归母净利润在26.2亿元-29.4亿元,盈利增速较此前大幅放缓。

业绩放缓导致募资缩水。2023年上会时,华电新能拟募集资金300亿元,此次提交注册稿,募集资金大幅缩水至约180亿元。
风电毛利率逊色同行
目前,新能源公司主要以央国企为主,已上市公司包括三峡能源(600905)、大唐新能源(01798)、节能风电(601016)、太阳能(000591)等。华电新能将龙源电力、三峡能源电力销售分部、大唐新能源、节能风电的风力发电及光伏发电业务作为可比对象,但华电新能的风电业务毛利率在已公布的公司中位居末位。
报告期,华电新能风电业务毛利占比均在70%以上,但毛利率却低于华润新能源、三峡能源和节能风电。对于风电毛利率更低的原因,招股书并未详述。此外,公司弃风率远高于全国平均弃风率。
报告期,公司投资收益稳步增长,主要得益于持有的福清核电和三门核电的股权确认的核电投资收益。
(文章来源:财中社)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