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南特科技冲刺北交所上市,主营精密机械零部件,高度依赖美的集团、格力电器两大客户,净利润波动大,客户集中度过高引发业绩稳定性质疑。IPO进程受对赌协议压力,审核进度受阻,公司治理瑕疵频现,关联交易风险凸显。


2025年3月,珠海市南特金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南特科技”)冲刺北交所上市进入冲刺阶段。这家主营精密机械零部件的企业,因美的集团、格力电器两大客户贡献近八成营收而备受瞩目。然而,高度依赖单一行业的客户结构、净利润大幅波动以及股权代持等历史问题,为其IPO之路增添了不确定性。

客户高度集中,业绩稳定性受质疑

南特科技成立于2007年,核心产品涵盖空调压缩机零部件及汽车零部件。招股书显示,2021年至2024年上半年,公司营收从7.4亿元稳步增长至5.3亿元(2024年上半年数据),年复合增长率约12.8%。但净利润波动显著:2021年归母净利润为6092万元,2022年降至4664万元,2023年反弹至8419万元,2024年上半年达5799万元。净利润的剧烈波动主要源于2022年原材料价格的大幅上涨,导致成本激增,毛利率从26.1%降至19.5%。尽管2024年上半年回升至24.1%,但仍未恢复至2021年水平。

更值得关注的是客户集中度过高问题。美的集团与格力电器长期占据南特科技前两大客户位置,2023年合计贡献营收79.4%,2024年上半年仍达78.8%。这种深度绑定虽带来订单稳定性,但也导致议价能力缺失。应收账款账面价值从3.2亿元攀升至4.8亿元(2024年上半年),占总资产比例近40%,且账期长达92天,远超行业平均的68天。

对赌协议压力,IPO审核进度受阻

南特科技的上市紧迫性源于历史对赌协议。若未能在2025年底前完成上市,实控人蔡恒需回购投资方股份,潜在回购金额或超3.5亿元。然而,IPO进展并不顺利:2024年12月申报材料获受理,2025年1月收到首轮问询函,要求20个工作日内回复,但南特科技申请延期。即便如期回复,后续仍需通过多轮问询,而北交所审核周期通常为6-8个月,年内上市难度极大。

此外,募投项目合理性也面临考验。公司计划募资4.2亿元,主要用于安徽生产基地二期扩建,但武汉子公司曾因管理问题被行政处罚,暴露异地管理能力不足。研发投入占比也远低于行业均值,恐难支撑新领域的拓展。

治理瑕疵频现,关联交易风险凸显

公司治理问题进一步拖累IPO进程。历史上存在长达九年的股权代持问题,直至2024年才解除。实控人配偶的亲属作为创始股东持股,但无行业背景且未参与公司经营,引发代持或利益安排质疑。此外,实控人配偶曾通过个人账户占用公司资金,凸显财务内控漏洞。

南特科技的IPO不仅是融资需求,更是破解发展困局的关键。当前,距离对赌截止日仅剩9个月,审核进度与公司治理整改效率将决定其命运。资本市场正密切关注这家“隐形”供应链企业的IPO之路。

(文章来源:界面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