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鹏工业IPO曲折路:保代被罚、业绩波动与实控人高度控股
AI导读:
大鹏工业谋求北交所IPO上市,却问题频出,包括保荐代表人被处罚、多次更换审计机构、发生机械伤害事故等。公司业绩波动,近三成利润来自政府补助,且“重营销轻研发”,实控人高度控股,存在不当控制风险。
一个多月前,证券业协会分类名单C披露,两名保荐代表人被北交所采取自律监管措施。IPO日报发现,被处罚的李方舟、吕晓斌,正是即将在北交所IPO上会的大鹏工业签字保荐代表人。大鹏工业全称哈尔滨岛田大鹏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正在谋求北交所IPO上市,8月15日将在北交所接受发审会面审,本次IPO欲募集15390.66万元。
实际上,大鹏工业自启动IPO以来,问题频出。2024年,两次更换年审会计师事务所,还发生机械伤害事故,造成一名工人死亡。近年来,公司业绩波动,近三成利润来自政府补助,自第一大客户比亚迪的收入锐减5000万元,境外收入消失,且“重营销轻研发”,实控人李鹏堂高度控制公司。
大鹏工业IPO之路曲折,2020年首次IPO选择创业板,后撤回。2023年6月,决定冲刺北交所上市,保荐机构更换为东方证券,签字保荐代表人为李方舟、吕晓斌,正是此前被处罚的两人。此外,大鹏工业还多次因审计机构问题IPO“中止”。
2022年-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持续增长,但净利润存在波动,近两年公司利润中有28%来自政府补助。公司研发费用率连续多年低于可比公司均值,呈现“重营销、轻研发”状态,应收账款与存货的周转状况也不甚理想。
大鹏工业公司全名中的“岛田”显示了其日资背景。李鹏堂为北京大学力学学士等,2014年受让岛田化成所持有大鹏有限的全部股权,完成从日企打工人到董事长的转变。截至招股说明书签署日,李鹏堂通过直接、间接持股以及一致行动关系,高度掌控公司,合计控制公司94.13%的表决权。


报告期内,公司销售费用持续增长,研发费用却不及销售费用。应收账款周转率与存货周转率均低于行业均值。公司自比亚迪的直接采购收入下降,境外业务消失。大鹏工业境外业务主要通过岛田化成等经销商向大型汽车集团提供服务,但近两年未再合作。



(文章来源:国际金融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