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六福转战港股IPO,贴牌模式与高额分红引争议
AI导读:
周六福在两次冲击A股失败后转向港交所上市,其贴牌模式和高额分红引发舆论争议。公司回应称研发投入、外包加工、加盟销售模式符合行业惯例,上市是为了实现长远战略。
中国网财经3月24日讯,在两次冲击A股失败后,周六福转向港交所寻求上市。近期,公司更新了港股IPO申请材料,揭示了其近年来的业务运营情况。黄金珠宝产业链涵盖产品开发设计、采购供应、销售渠道及品牌运营等环节,周六福作为链中企业,同样遵循这一模式,但其业务模式在这些环节均存在争议。
争议焦点包括:研发开支仅占收入的0.2%-0.3%,采用备受争议的“贴牌”模式获取高毛利,产品生产全面外包,约98%的店铺为加盟店,“周六福”品牌创始人不姓周,与“周大福”、“六福”品牌名称相似度高且成立时间较晚,以及由此引发的诸多客户投诉。周六福凭借较低的研发投入、生产及门店成本,以及一个备受争议的品牌,实现了较高的业绩规模。然而,这种模式也引发了质疑,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何在?是否存在真正的竞争优势?
周六福回应称,其研发投入水平、外包加工模式、加盟销售模式均符合行业惯例。自品牌创立以来,公司致力于塑造独特的品牌形象,提升品牌辨识度与美誉度,“周六福”注册商标已被法院认定为驰名商标。关于研发开支,周六福表示正在扩张产品开发设计团队,但研发开支占收入比例整体仍较低。
在采购供应方面,周六福的产品主要有三种来源:公司提供原材料并外包加工、授权供应商提供、外部成品供应商提供。其中,“授权供应商提供”模式类似于“贴牌”,是周六福盈利的重要方式之一。通过向下游渠道商收取产品入网费,周六福获得了高额毛利。然而,“贴牌”模式虽带来高毛利率,但也在舆论场中引发争议。
在销售渠道方面,周六福坚持线上与线下协同发展,线上渠道收入增长强劲,但仍以线下加盟模式为主。加盟店占比极高,达到98%左右,自营店数量较少。高比例的加盟店增加了管理难度,部分加盟商存在不规范经营的情况,如未获得营业执照、涉及诉讼等。周六福表示将通过加强走访和巡查门店、提高加盟商违规成本、提升产品质检水平等方式来规范管理加盟商。
在品牌运营方面,“周六福”品牌与“周大福”、“六福”等品牌名称相似度高,但创设时间较晚,因此时常陷入“山寨”争议。周六福回应称,公司致力于塑造独特的品牌形象,通过产品创新、优质服务、品牌营销等方式提升品牌辨识度与美誉度。
此外,招股书显示,周六福在冲击港股IPO前已进行大额分红,引发上市动机质疑。公司回应称,上市是为了实现长远战略,拓宽融资渠道,支持品牌、市场、研发等投入,提升知名度与影响力。分红是对股东长期支持的回报,与上市融资并不冲突。
(文章来源:中国网财经)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