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证券2026年会:展望全球宏观与股市投资策略
AI导读:
中信证券2026年资本市场年会于深圳开幕,探讨全球宏观格局、市场投资策略及“十五五”规划等热点。会议指出中国经济有望延续复苏态势,股市面临新机遇,行业配置关注三大线索。
新华财经北京11月11日电(记者闫鹏)中信证券2026年资本市场年会于2025年11月11日在深圳开幕,会议以“奋进新征程”为主题,全面展望新形势下的全球宏观格局与市场投资策略,并深入探讨“十五五”规划、中企出海、新质生产力、AI应用与创新、新型储能等热点话题。此次会议对股市研报和全球股市的未来走向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中信证券总经理邹迎光在大会首日进行了“奋进新征程”主题致辞,他表示,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科学研判国际国内大势,对中国经济社会未来五年发展作出了顶层设计和战略擘画,也赋予了资本市场新的时代内涵与发展使命。相信“十五五”时期中国资本市场面临的全球背景、科技趋势、制度环境将呈现新的特征,在新征程上奋进前行。
首先,从全球背景看,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全球产业与金融格局深刻重构,有望带来外部破局的新契机。其次,从科技趋势看,更多中国产业迎来关键突破,中国经济新旧动能转换成效显著,有望带来资本市场的新机遇。最后,从制度环境看,中国资本市场制度包容性和适应性的提升,以及投资和融资功能的协调,有望带来市场生态的新气象。
中信证券研究部最新推出2026年宏观与政策展望与投资策略系列。在11日的论坛上,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在《2026年宏观经济展望》演讲中指出,中国经济有望延续波动中复苏的态势。明明表示,预计2025年中国经济将实现5.0%左右的增长目标,2026年将保持在4.9%左右。考虑基数因素及政策节奏,2026年的经济增长可能呈现“前低后高”的节奏。
在宏观政策层面,明明认为2026年中国财政政策将更加积极,赤字率或将继续维持在4%左右,专项债额度有望提升并向项目建设倾斜;货币政策方面,降准降息空间依然存在,结构性货币工具将持续发力,人民银行继续进行国债买卖。宏观政策层面对经济的支持力度仍将延续。
从大类资产配置角度,明明指出,全球宏观环境整体偏宽松,债市方面,国债利率或将先下后上,需要关注两阶段主导因素的变化;外汇方面,人民币汇率有望温和升值;商品方面,黄金作为配置资产的长期价值仍具吸引力。对于股票投资策略,中信证券首席A股策略师裘翔认为,A股上市公司正陆续从本国敞口的本土化企业转型为全球敞口的跨国公司,中国资本市场也正从新兴市场逐步转型为成熟市场,A股不仅是中国的A股,也是全球的A股。
展望2026年,财政政策料将延续温和扩张,货币政策落实适度宽松,宏观经济呈现温和修复、结构分化态势,经济增速或呈“前低后高”。出口保持韧性,投资逐步回暖,服务消费或成亮点,PPI和CPI有望步入平稳复苏通道。裘翔进一步指出,“十五五”期间,中企在全球价值链分配中的位置有望进一步抬升,把份额优势转化为定价权,这是A股迈向低波动上涨行情的基础。
与此同时,补齐内需短板是关键挑战。“十五五”时期理想经济增速中枢或达4.8%左右,政策重心会更多向需求端平衡。其中,服务消费的扩张是提升消费率的关键,预计政策将从收入分配改革、资本市场“财富效应”、服务消费供给增效等多维度协同发力,而投资端增长点将逐步转向新兴产业。
从行业配置来看,三大线索值得重视:一是资源/传统制造产业提质升级,把份额优势转化为定价权和利润率持续抬升;二是中企出海与全球化,大幅打开利润增长想象空间和市值天花板;三是AI进一步拓宽商业化应用版图,延续科技板块的趋势,并放大中国企业相对竞争优势。这些线索为股市看行业提供了重要参考。
首日大会还邀请到多位重磅嘉宾,在上午的“聚焦新质生产力”圆桌论坛上,影石创新创始人及董事长刘靖康、奥比中光董事长黄源浩、长存资本总经理施文广,以及中信证券科技产业首席分析师许英博就科技产业发展趋势、竞争格局和投资方向等话题进行了深入交流。
在主论坛上,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讲席教授、国家金融研究院副院长、中国国际贸易研究会会长鞠建东,清华大学基础科学讲席教授、清华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系主任、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首席科学家刘嘉,工业富联董事长郑弘孟,亿纬锂能董事长刘金成,中信证券国际研究负责人ShaunCochran分别就特朗普2.0与大国竞争、AGI:通用人工智能、AI造就AI、锂电池市场、全球经济多极化等主题发表精彩的演讲。
作为中信证券每年规模最大、规格最高、影响力最广的年度大会,中信证券2026年资本市场年会邀请了100多位发言嘉宾、千余家上市公司、众多企业和投资机构代表参会。会议为期三天,11月11日的首日主论坛后,接下来的两天还有20场多分论坛,包括四个全球市场专场,涵盖全球经济展望、新兴市场投资、“十五五”规划、中企出海、AI应用与创新、新型储能、固态电池、量化交易、资产配置等,会议期间还安排两千多场小范围交流,为专业投资机构和全球市场客户搭建一个充分交流的平台。
(文章来源:新华财经)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