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科创板重启第五套上市标准,首家企业过会,未盈利企业IPO申请增加。新政助力未盈利企业上市,改善一级市场投资信心,投资格局或生变。专家建议完善配套措施,促进市场健康发展。

  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重启后,首家申请采用该标准上市的企业过会。7月1日晚,上交所官网披露了武汉禾元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过会的消息。除了第五套标准的IPO审核有新进展外,IPO申请获受理的未盈利企业也不断增加。6月18日科创板新政之后,有4家未盈利企业的IPO申请获得受理。

  有未盈利的医疗器械企业称,政策和落地案例增强了企业信心,正在筹备IPO。上海金浦智能科技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裁田华峰称,未盈利企业IPO数量会更多,将改善一级市场投资机构的信心和预期,一级市场的投资格局将发生转变。

  关于支持未盈利企业上市还需要完善哪些方面?多位股权投资机构高管希望,科创板与创业板未盈利企业的IPO数量保持一定比例,加强对未盈利企业募集资金用途的监管等。

  6月18日,科创板迎来“1+6”政策措施,创业板也正式启用第三套标准。之后相关案例逐步落地,6月24日,禾元生物上会时间确定,并于7月1日过会;6月26日~6月30日期间,有4家未盈利企业的IPO申请获得受理。

  田华峰称,适用科创板第五套标准的企业会积极重启IPO申报。这对B轮融资以后的企业来说是“久旱逢甘霖”,将改善一级市场投资机构的信心和预期。

  他同时称,科创板和创业板支持未盈利企业上市,会强化一级市场投资机构投资未盈利企业的信心,这对未盈利的创业企业也是强心针。

  国方创新战略总监刘歆宇也称,科创板“1+6”政策措施的出台,给一级市场无论是LP还是GP都给予了更大的信心。

  “未盈利企业的融资渠道得到拓宽,机构会着重考量企业核心技术优势等,精准筛选优质标的。”盈科资本产业投资事业部总裁冯志强称。

  当前,创业板跟随科创板的步伐,允许未盈利企业上市,那么后续主板是否也会接纳未盈利企业?冯志强和田华峰均认为,短期全面推广可能性较低。

  除了重启未盈利企业适用科创板第五套标准上市外,对于适用该标准的企业,科创板试点引入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制度。田华峰分析称,这一举措是重大进步,可以提高资本市场识别优质科技型企业的精准度和效率。

  冯志强认为,成为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成为了各大机构的目标,最终有助于机构整体精准识优、提升定价效率。

  “一级市场投资依然要讲究商业本质,允许上市只是其中的一个环节。”刘歆宇认为,政策倡导的是把决策权交给市场本身,这对投资机构也会提出更高的要求。

  关于配套措施,田华峰称,希望监管机构能够出台比较具体的资深专业投资机构的选择标准和相关管理办法。

  整体而言,田华峰有两大期望,一是在IPO保持一定数量的前提下,科创板与创业板未盈利企业的IPO应该保持一定比例;二是对于投资未盈利企业的投资机构,投资的项目在IPO后退出时,对基金中的自然人LP统一按照20%计征个人所得税。

  田华峰还认为,监管层需要考虑这些企业上市多年还未能实现盈利从而导致股价持续下跌带来的挑战。冯志强希望,加强对未盈利企业募集资金用途的监管,信息披露要更细化,估值体系也需优化。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