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本文回顾了科创板开市六周年历程,从圆梦、护梦到筑梦,展现了科创板如何成为集成电路产业集聚地,提升自主化水平,并成为全球科技创新的“主战场”。

  6年前的今天,2019年7月22日,黄浦江畔锣声响亮,中国资本市场迈入科创板时间,凝聚了市场改革者的智慧,绽放了无数科创人的梦想。

  6年来,作为上海证券报报道上交所的跑口记者,我耳闻目睹甚至参与了这场资本市场增量改革的诸多重要时刻。2004年,尹志尧创立中微公司,15年后带领公司登陆科创板,如今公司销售规模增长5倍以上,产品拓展至多种高端集成电路设备,还四次评为客户满意度第三名,薄膜设备第一名。

  6年间,在中微公司等引领下,科创板已汇集120余家集成电路领先企业,成为产业集聚地,提升我国集成电路产业自主化水平。2019年3月2日,上证报发布《凌晨发布!科创板“2+6”规则定稿67处重要修改,逐条比对一图看懂!》刷屏。同年3月22日,首批科创板申报企业亮相,001号受理文件出炉。

  上交所一群平均年龄33岁的青年人,是改革的攻坚者。2019年6月5日,科创板上市委第一次审议会议召开,审核中心交出第一份成绩单。6年间,已有589家硬科技企业登上科创板。科创板未来的发展容量,主要看其能释放多大的包容性支持科技创新,中国资本市场正成为全球科技创新的“主战场”。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