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随着“科创板八条”和“并购六条”落地,科创板并购重组市场迎来新机遇。政策推动下,市场活跃度提升,创新方案涌现,九成重大交易涌向新兴产业,机制创新赋能整合升级,创下多个“首单”纪录。

  随着2024年“科创板八条”和“并购六条”相继落地,科创板并购重组市场迎来新机遇。

  在政策与市场的双重驱动下,市场活跃度显著提升,创新方案层出不穷,服务新质生产力导向日益鲜明,展现出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

  上交所方面统计,“科创板八条”发布后,科创板公司披露股权收购交易超110单,其中重大及发股类交易35单,远超此前五年总和,政策推动作用明显。

  受访市场人士指出,在政策精准滴灌下,科创板并购重组正成为推动科技创新企业整合升级、加速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引擎,一系列聚焦硬科技、突破传统框架的“首单”案例竞相涌现,创新动能。

  35单重大交易九成涌向新兴产业

  上交所统计的数据显示,“科创板八条”发布后,科创板公司披露股权收购交易超110单,政策推动作用明显。其中包含35单现金重大收购及发股类交易,远超2019年至2023年合计数17单。2025年以来热度不减,科创板新增披露50余单并购交易,其中22单为现金重大收购及发股类交易,占比达到四成。

  “新兴产业为并购重组主要领域,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效应不断显现。科创板并购交易均为产业并购,且主要集中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围绕同行业或产业链上下游进行,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效应不断显现。”上交所有关负责人表示。

  《中国经营报》记者了解到,“科创板八条”发布后,科创板新增的35单重大或发股类并购中,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行业分别有21单、6单、5单,新质生产力占比约九成。同时,已出现多单典型的同产业整合,如华海诚科收购衡所华威,是半导体材料细分领域国内第二收购国内第一的交易,双方整合后的出货量预计将跃居全球第二。概伦电子筹划收购锐成芯微,有望打造国内首个“EDA+IP”深度融合的产业形态。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并购标的资产范围不断扩展,未盈利标的、海外标的和拟IPO企业有所增加。

  具体来看,“科创板八条”发布后,新增30单拟收购未盈利标的、14单收购海外标的、8单收购拟IPO企业。

  比如,7月18日获证监会批复的芯联集成收购芯联越州案,是科创板首单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的“亏收亏”案例。多位受访人士认为,该案体现“硬科技优先”政策取向,科创板重组新规对“持续经营能力”灵活运用,弱化短期盈利指标,聚焦技术壁垒(如SiC MOSFET国产化)、产业协同(产能一体化)及国家战略(半导体自主+“双碳”)。市场人士预计后续将出现更多“母并子”或同业合并,有利于推动我国高科技企业高质量发展。

  除此之外,晶丰明源收购易冲科技、沪产业收购控股子公司少数股权等,均系科创板公司收购具有发展潜力的亏损标的。在全球化布局方面,南微医学收购英国CME公司、凌云光现金收购丹麦JAI公司等,则是科创板公司积极进行跨境技术整合、拓展国际市场的典型案例。

  机制创新赋能整合升级科创板并购“首单”破纪录

  科创板并购重组市场的蓬勃发展,不仅体现在交易数量和规模上,更深刻地反映在交易机制的创新性、市场化程度的深化以及对多层次资本市场整合的积极参与上,科创板上市公司并购案相继落地。

  记者注意到,随着“科创板八条”发布后,市场上涌现的并购案例支付方式更加丰富,多家公司运用可转债、定增募资、并购贷款等实施并购。

  除传统的股份与现金组合外,华海诚科收购华威电子、阳光诺和收购朗研生命,拟综合运用股份、定向可转债、现金的支付工具,通过多样化支付手段提升交易可行性。凌云光通过向特定对象募资7.85亿元收购境外标的JAI公司,既满足了境外股东的现金退出需求,也缓解了自身的资金压力。

  伴随支付工具创新的是估值定价机制的市场化程度显著提升。

  “科创板八条”发布以来,体现市场化估值水平、多元化估值方式、差异化定价安排的案例竞相涌现。比如,普源精电并购标的评估增值率超900%;三友医疗、思瑞浦等多单交易采用差异化作价,根据不同交易对方的入股成本或承担义务确定不同作价;思瑞浦、芯联集成、华海诚科等交易标的资产采用市场法评估,根据市销率、市盈率等方法测算估值;圣湘生物收购中山海济的交易采用“Earn-out”机制,在基础估值之上,根据业绩实现情况进行追加,体现了估值机制方面的创新设计。

  这些灵活的交易机制创新,其最终服务于更高层次的产业整合目标。 自2024年以来,科创板公司深度参与上市公司间的产业整合,并创下多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首单”纪录。

  上交所有关负责人介绍,一方面,作为整合方,出现了科创板首单“A控H”——亚信安全现金收购港交所公司亚信科技,科创板首单“A吃H”——美埃科技现金收购港交所公司捷芯隆并将其私有化,科创板首单吸收合并——海光信息换股吸并沪主板公司中科曙光。另一方面,作为被整合方,出现了科创板首单“A控A”——创业板公司迈瑞医疗现金收购惠泰医疗控制权,科创板首单“H控A”——港交所公司中国生物制药收购浩欧博控股权,科创板集成电路行业首单“A控A”——深主板公司北方华创现金收购芯源微控制权等等。

  上交所表示,在政策与市场的双轮驱动下,科创板并购重组市场正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政策创新引领、市场活力支撑、产业需求驱动的并购市场新气象不断呈现,高质量产业并购助力高质量发展的格局日益稳固。

(文章来源:中国经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