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多部门发布推动脑机接口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到2027年关键技术取得突破,到2030年形成安全可靠的产业体系。国内多地密集发布政策支持,国家医保局也支持新技术进入临床并收费,脑机接口产业化进程加速。

  今日尾盘多只脑机概念股大涨,A股人脑工程指数(BK0706)尾盘急拉。

  盘中消息称,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多部门近日(7月30日)发布关于推动脑机接口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

  《意见》提出,到2027年,脑机接口关键技术取得突破,初步建立先进的技术体系、产业体系和标准体系。到2030年,形成安全可靠的产业体系,综合实力迈入世界前列。

  《意见》对软硬件端、产品端、应用端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主要是:创新基于光、电、磁、超声、化学的新型脑信号传感器,提高脑信号感知能力;突破关键脑机芯片;完善脑信号编解码软件,构建专用操作系统和通用软件平台。

  加快植入式设备研发突破、推动非植入设备量产迭代。同时发展辅助设备,研发用于植入脑机接口的高精度手术机器人

  应用端要挖掘工业制造应用,构建生命机械一体化的工业元宇宙;加快医疗健康应用,预防潜在健康问题;探索生活消费应用,围绕数字消费新场景,强化远程操控、虚拟感知、沉浸交互等能力。

  另外,《意见》还指出,要发展壮大脑机接口领域领军企业,促进脑机接口中小企业创新供给,推动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

  技术突破+临床验证双轮驱动政策利好助推脑机接口产业化进程。马斯克旗下Neuralink公司已有7名患者完成植入手术并恢复良好。国内脑机接口技术实力显著提升,2025年6月我国成功开展了首例侵入式脑机接口的前瞻性临床试验。

  自2025年以来国内多地密集发布政策支持脑机接口产业发展。

  北京、上海、广东省、四川等地均发布相关行动方案或计划,目标2030年实现脑机接口创新产品在多领域的规模化商用或全面实现临床应用。

  2025年3月脑机接口技术首次被国家医保局设立为独立收费项目,最新进展是,国家医保局支持脑机接口等新技术进入临床并收费。湘财证券认为,脑机接口的应用将在患者检测、疾病康复等方向逐步落地。

(文章来源:科创板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