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IM技术:华为苹果引领潮流,运营商重启业务
AI导读:
华为推出支持eSIM的新款三折叠手机,有望成国内首款商用eSIM智能手机。苹果、小米、OPPO等也在布局eSIM。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恢复eSIM业务办理,中国联通最为积极。eSIM在手机端发展受政策监管和运营商态度影响。
有消息称,华为推出支持eSIM的新款三折叠手机,有望成为国内首款商用eSIM的智能手机。《科创板日报》从产业界人士了解到,华为确实有相关计划。而后续发布的华为Mate 80系列,可能也将有一款机型支持eSIM。
此外,OPPO相关负责人向《科创板日报》记者表示,今年年底预计会有首批支持eSIM的手机上市。
eSIM是一种把传统SIM卡直接嵌入设备芯片的技术,无需用户插入物理SIM卡,可以节省手机、平板等终端的内部空间。国内运营商曾在多年启动了eSIM业务,但在2023年因为安全风险等因素暂停了该业务的新申请。
不过在今年,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纷纷恢复了eSIM业务的办理,主要面向物联网和智能穿戴设备领域,尚不包括手机业务。
多名业内人士对《科创板日报》记者表示,对于智能终端厂商而言,eSIM是比较明确的发展趋势。但政策监管和运营商的态度,将影响eSIM技术在手机终端的落地速度。
▍苹果、华为等手机厂商积极布局eSIM
苹果是手机厂商中最为积极支持eSIM的企业。早在2011年,苹果提交了eSIM卡专利,并在iPad Air 2首次实现商用。2017年左右,谷歌和苹果在手机端也逐渐支持eSIM,但保留了实体卡槽。2022年,苹果在美国发布的iPhone 14取消了实体卡槽,仅支持eSIM。
据媒体报道,即将于9月推出的苹果iPhone 17 Air将采用前所未有的轻薄设计,为此会直接取消实体SIM卡槽。
有产业链人士对《科创板日报》表示,如果华为顺利在9月推出支持eSIM的三折叠旗舰手机,那么将在国内从苹果手中抢下eSIM首发。
除了华为、苹果外,其他手机厂商也在布局eSIM。
小米今年3月在海外市场推出首款支持eSIM的小米15 Ultra。而OPPO相关负责人向《科创板日报》记者表示,今年年底预计会有首批支持eSIM的手机上市。
中国信通院泰尔终端实验室发布的《eSIM产业热点问题研究报告(2025年)》报告显示,近年来全球提供eSIM手机服务的国家和地区数量大幅增加,从2018年底的24个增至2024年中的123个(不含漫游服务)。同时,开通eSIM手机服务的运营商数量从2018年的45家增长至2024年6月的441家。
GSMA 智库预测,2025年底全球将约有10亿eSIM智能手机连接,2030年将增长至69亿,占智能手机连接总数的3/4。
▍运营商eSIM业务重启中国联通最为积极
国内运营商曾在多年启动了eSIM业务,但在2023年被全面暂停新业务办理。
2017年11月,中国联通与华为合作,推出了支持eSIM独立号码业务的华为运动手表,并在上海、深圳、广州等7个城市启动了业务试点,后在2019年3月,中国联通将eSIM可穿戴设备独立号码业务从试点拓展至全国。
中国电信则于2018年在上海、南京、广州、成都4个城市开展eSIM业务试点,随后拓展深圳、武汉、杭州3个试点城市。中国移动也于2018年在上海、天津等7个城市启动了eSIM一号双终端业务试点。
但在2023年7月,三大运营商以“业务维护升级”为由暂停eSIM业务办理,已开通的用户虽可继续使用,但新用户无法申请。
有电信产业链人士对记者表示,安全风险是主要原因。当时,eSIM的远程写入机制被不法分子利用,导致诈骗案件激增。
不过,在今年,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恢复了eSIM业务的办理,并在多个城市逐步上线。有智能终端产业链人士对记者表示,三大运营商中,中国联通最为积极,动作最慢的是中国电信,因为中国电信的天通卫星通信业务,需要基于实体SIM卡做鉴权。
今年7月初,中国联通率先在北京、天津、河北等25个省市恢复了eSIM业务,主要面向物联网和智能穿戴设备领域。
7月11日,OPPO Watch X2系列智能手表上线中国移动“一号双终端”eSIM业务,成为2023年暂停后首个在消费级终端实现eSIM商用的案例。但云南省号码暂不支持开通,四川省用户需线下实名办理。
随后在7月14日,中国联通低调上线eSIM手机业务测试页面,不过该页面当晚被撤下。
▍手机端eSIM落地仍受多重因素影响
有多名分析师告诉《科创板日报》,eSIM后续在手机端的发展,主要取决于政策监管和运营商的积极性。
Omdia资深首席分析师杨光认为,对于智能终端厂商来说,eSIM是比较明确的趋势,主要的好处是可以把手机做得更加轻薄、紧凑,像防尘、防水也更容易实现。eSIM的挑战在于运营商的态度和监管因素。
“eSIM是无实体卡的,让消费者更换运营商网络变得更容易,这使得全世界的运营商对手机支持eSIM的态度都比较谨慎。相比手机而言,运营商对可穿戴设备这类新业务更积极一些,因为有利于扩展新兴市场。此外,eSIM技术所存在的反电信诈骗等安全风险,导致监管压力变大。”
目前来看,苹果、华为等终端厂商的需求在eSIM的重启之路上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杨光认为,如果运营商的经营策略以及监管政策方面有更积极的变化,那么可以预期,手机eSIM将会较大的发展。
(文章来源:科创板日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