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股市巨震,A股如何应对?
AI导读:
4月7日,全球股市出现巨震,亚太市场日韩股市触发熔断,A股港股大幅调整。欧美股市也多数收跌。分析人士认为情绪宣泄型急跌不可持续,多家机构建议投资者配置稳健蓝筹和科技成长股。
4月7日,全球股市出现巨震,引发市场广泛关注。
亚太市场方面,日韩股市暴跌后触发“熔断机制”,日经225指数和韩国综合指数均创下数月新低。同时,富时新加坡海峡指数也创下十六年多来最大单日跌幅。中国市场方面,A股和港股同样经历大幅波动。
欧美股市同样未能幸免,欧洲三大股指全线下跌,美股道指和标普500指数也连续第三日收跌。
面对市场动荡,申万宏源研究A股策略首席分析师傅静涛表示,投资者应理性看待,敢于定价长期积极因素。他强调,尽管全球流动性问题普遍存在,但国内政策已做好准备,稳定资本市场预期。
华金证券策略首席邓利军也认为,短期情绪释放后,A股可能进入底部区域,继续看好A股中期慢牛行情。
值得注意的是,“国家队”已付诸实际行动,多家央企宣布增持,以稳定中国资本市场。
分析人士指出,情绪宣泄型急跌不可持续。全球股市大跌的最关键原因,在于美国引发全球经济衰退的剧烈担忧。而A股的调整也带有明显的情绪宣泄,悲观情绪已得到很大程度宣泄。
邓利军进一步指出,A股市场的大幅调整主要受全球股市负面情绪的影响,而当前股价已较大程度反映了这种负面情绪。情绪释放后,A股可能进入筑底趋势。
多位市场人士认为,在巨大的储备政策空间之下,中国市场投资机会依然值得看好。湘财证券首席专家投资顾问赵伟分析称,后市向上空间大于向下空间。
傅静涛也指出,尽管当前市场存在悲观预期,但国内稳定资本市场政策已严阵以待。A股快速出清后,可能成为全球风险资产的稳定器。
银河证券明确表示,中国具有巨大的储备政策空间,坚定看好中国市场投资机会。同时,稳市措施已然上路,外贸对冲政策也有望加速出台。
市场层面,“国家队”的增持动作也不断展开,多家央企坚定看好中国资本市场发展前景,并继续增持。
面对市场巨震,投资者应如何操作?多家机构建议,稳健类的蓝筹资产和科技成长成为配置首选。国泰君安证券策略首席方奕表示,中国股市正在进入击球区,建议逐步增加对中国市场的配置。
郑小霞建议投资者关注具备稳定性价比及中长期有战略性配置价值的银行、保险等行业。而邓利军则建议,短期情绪偏弱下,低估值价值可能相对占优。
傅静涛建议投资者聚焦科技成长,认为这是性价比率先出清的方向,后续超跌反弹也可能是弹性更高的方向。
赵伟建议,若大盘继续下跌,重仓者继续观望,轻仓者或空仓者则可逢低关注。同时,应关注近期大幅超跌股,回避近期强势股。
(文章来源:澎湃新闻)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