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生指数创新高,港股市场展望乐观
AI导读:
随着恒生指数今日早盘冲高触及25120.68点,创2022年以来新高,港股市场展现强劲势头。尽管年内涨幅已达25%,但市场仍具低估值等优势。券商机构认为,港股市场风险偏好增强,未来可保持乐观。创新药和新消费两大赛道成为市场亮点,带动港股市场情绪改善。
随着今日早盘冲高触及25120.68点,恒生指数创出2022年以来的新高。
记者注意到,尽管恒生指数年内涨幅已达到25%,但港股市场依旧具备低估值、南下资金大幅净流入以及央国企增持等优势。不少券商机构认为,港股市场风险偏好正进一步增强,未来仍可保持乐观。
恒指创2022年以来新高
几经多空博弈,恒生指数于本周突破25000点大关,今日盘中触及25120.68点,创下自2022年以来的新高。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今年以来,港股市场一直保持强势,而6月末以来,港股表现弱于A股,背后或主要受海外关税政策、港元汇率等因素扰动。一方面,7月初“大而美”法案通过后,特朗普政策重心重回关税领域。另一方面,受套息交易活跃等因素影响,香港金融管理局回收流动性的操作对港股短期表现形成压制。
从最新披露的公募基金二季报来看,公募基金对港股的青睐更加明显。
招商证券指出,2025年二季度主动基金港股重仓总规模达到3259亿元,在全部重仓股总市值中的占比从一季度的19.13%提升至19.92%,创2015年二季度以来新高。
汇添富沪港深大盘价值的基金经理表示,今年宏观增量政策的持续落地和多个领域的突破,带动港股市场情绪改善。与此同时,海外宏观因素和关税政策的变化对港股市场造成了一定影响,导致市场波动性仍旧显著。但南下资金的持续流入已促使港股的定价体系逐步发生变化,长远来看,将提升港股市场估值的稳定性和逐步推动估值的合理回升。
根据沪深港通最新数据,南向资金近一个月净买入达到971.36亿元,今年以来累计净买入额已经高达0.79万亿元,资金流入极其明显。

国泰海通证券分析指出,尽管6月末以来港股表现偏弱,但近期政策、产业、资金层面的积极因素正在累积,港股迎来增配时机。如7月16日国常会要求深入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优化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等。下半年基本面和资金面积极催化下,港股有望进一步向上,相较A股或更为占优。
创新药、新消费两大赛道成大赢家
事实上,港股市场今年备受追捧,除了低估值极具吸引力外,创新药和新消费两大赛道的“出圈”,也是因素之一。
今年一季度,泡泡玛特、老铺黄金、毛戈平等新消费股掀起一轮大涨,彻底激活了港股市场的风险偏好。以泡泡玛特为例,其股价从年初最低的79港元飙升至283港元的历史高位,年内最大涨幅超250%,这也带动港股通消费主题指数(931454.CSI)今年持续上涨,其年内累计涨幅超过26%。
新消费概念股的崛起也让基金经理主动调整持仓结构。比如刘格菘管理的广发行业严选基金,二季报数据显示,小米集团-W、泡泡玛特、香港交易所、腾讯控股为该基金前四大重仓股,其中泡泡玛特、香港交易所为新进重仓股,小米集团-W加仓幅度达到25.66%。
另一方面,同样受资金追捧还有创新药行业,因“出海”预期,港股医药板块今年以来整体上涨。其中,港股创新药相关ETF更是领涨整个ETF市场。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据Wind数据统计发现,恒生创新药ETF(520500)、港股通创新药ETF(159570)以及港股创新药ETF(159567)等6只港股创新药相关ETF年内涨幅超80%。另外,恒生生物科技、港股医药、港股通医疗等相关ETF年内涨幅也均超过50%,远远超过A股创新药和A股医药板块同期业绩。

国泰海通海外策略发布的报告认为,A股、H股市场在医药板块存在差异的部分在于,生物科技及医疗技术总市值在港股医药板块中占比达到40%,而在A股医药中的占比为24%,“可见港股医药股中的创新含量或更高”。
此外,进一步从创新药+CXO指数成分股在医药板块中的占比情况来看,港股占比约为57%,同样高于A股的31%,因此港股创新药和CXO领域或更具有稀缺性。
(文章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