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本文分析了本周一市场情绪转向risk-off后大盘指数的大幅下跌,并整理了历史上单日暴跌5%以上的后续走势。同时,参考19年关税升级后的市场表现,提出了当前市场判断和行业配置策略,包括内需财政对冲、科技兴国、外需突围等方向。

  一、本周一市场情绪集中转向risk-off,大盘指数跌幅较大。我们整理了2000年以来大盘单日暴跌5%以上的后续走势:

  如下图,历史上单日跌幅超过5%的情况,后续走势主要呈现两种情形:

  情形一:牛市后期,连续多次单日下跌超过5%,对市场无明确指示意义。

  情形二:红色五角星标记,熊市或震荡市后,单日暴跌超过5%往往接近市场底部,当前情形更接近情形二。

  二、19年5月关税升级导致指数单日跌幅超5%,其后续走势对今年有重要参考意义

  在上周周报《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中,我们详细分析指出,与18年中美贸易摩擦初期相比,当前中美境遇已大不相同。然而,19年5月关税骤然升级与今年情况相似,后续市场表现对当前具有参考价值:①市场对关税已有心理准备,但仍面临超预期关税带来的业绩减记压力;②政策基调均已调整,宏观对冲措施有望加强;③新一轮科技创新周期正在形成。

  关税对指数的冲击表现为,18年持续阴跌,影响深远(叠加国内金融去杠杆等因素),而19年5月后指数逐渐对关税升级脱敏,市场波动率收窄,横盘震荡,部分关税升级节点甚至不再下跌。

  当前市场整体判断可参考19年5月后走势。预计本轮短期risk-off空间已到位,市场将进入震荡区间,指数波动率收窄。

  后续观察重点:①中美谈判取得实质进展;②内需对冲政策;③国内科技产业发展。

  三、19年贸易摩擦中的绝对收益与相对收益投资机会

  19年初市场经历了一段中美预期的平和期,但随后被5月关税升级打断。以5月为分水岭,考察19年上涨结构的前后两个阶段。

  我们发现,19年春季躁动主线与关税升级后贯穿全年的主线高度重合。部分春季躁动大幅领涨的行业,即便在关税冲击下短期暴跌,也能在下半年重新领先。

  这表明年初市场已沿产业趋势积极配置,即使短期下跌,也能在市场波动率下降、风险偏好企稳时重拾涨势,全年占优。

  上表显示,19年对关税摩擦脱敏的行业主要包括:

  1. 外需依赖度低、内需政策刺激或需求有保障的行业:白酒、汽车白电、CXO、调味品乳品。

  2. 独立科技创新周期受益的景气行业:消费电子、PCB。

  3. 自主可控、国产替代:半导体、信创、医疗器械、北斗。

  四、指数波动率收窄后的行业配置与选股策略

  短期全球risk off后,A股可能开始交易国内逆周期调节、科技立国自主可控、中美谈判等预期。结构上,可围绕对冲关税手段,梳理投资机会(财政对冲、科技兴国、外需突围)。

  1. 内需财政对冲:服务消费、生育养老、性价比消费。

  2. 科技兴国:国内云大厂产业链、端侧产业链、军工电子、半导体细分领域。

  3. 外需突围(一带一路、欧洲):摩托车、逆变器、客车、风电等,近期中欧高层互访及产业联结明显加强。

  科技领域除AI产业链进展外,还可关注25年新形势下的自主可控机遇(半导体细分领域、柴发、国产算力)。

  参考19年春季躁动选出的最强主线,即使短期因关税升级下跌,也大概率能在情绪稳定后重新上涨。

  25年类似选股思路:今年春季躁动涨幅居前、近期一个月调整较多的行业、概念主题和公司,我们已做出详细数据整理。

(文章来源:广发证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