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Deepseek的R1模型迅速走红,为保险行业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保险代理人通过使用Deepseek等AI工具提高工作效率,但AI并不能完全替代人类。文章探讨了Deepseek对保险行业的影响以及保险代理人的应对策略。

 “我手底下有好多打工仔,比如豆包、Kimi,现在又多了一个Deepseek。”“用Deepseek卖保险,冲刺年入百万。”“保险人的AI神器,用Deepseek让业绩翻倍。”……

蛇年伊始,DeepSeek的R1模型迅速走红,成为全民关注的焦点,其火爆程度堪比当初ChatGPT面世时的盛况。这款模型不仅吸引了广大网民的好奇心,更在行业内掀起了轩然大波。

某头部互联网公司算法工程师李元(化名)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透露,R1模型之所以能够迅速破圈,关键在于其效果出色且成本相对较低。与高昂的o1模型相比,DeepSeek的性价比无疑更高。然而,李元也指出,尽管DeepSeek对行业产生了巨大冲击,但其技术本身更多是量变而非质变,因此我们需要冷静看待这一现象。

回顾历史,每次科技革命都会引发关于科技发展能否取代人类工作的争论。从织布机解放纺织女工双手,到汽车驾驶员担忧自动驾驶抢饭碗,科技的不断进步总是伴随着对人类工作方式的深刻改变。如今,DeepSeek等大模型的出现,再次将这一话题推向了风口浪尖。

近年来,保险代理人队伍面临着“清虚提质”的挑战,专业化、高学历、数字化成为了新的职业要求。在这样的背景下,掌握信息差的代理人/经纪人群体首当其冲,感受到了DeepSeek等大模型带来的技术冲击。一些年轻人开始绕过保险代理人,直接咨询DeepSeek如何购买保险。这不禁让部分保险代理人/经纪人深感担忧,他们担心自己未来会被AI取代。

然而,并非所有人都选择了坐以待毙。一部分代理人/经纪人主动拥抱技术与变革,尝试使用AI工具赋能日常工作。他们发现,通过Deepseek等AI工具,可以更高效地解答客户的疑问,提供更个性化的服务。同时,这些工具还能帮助他们矫正民众对保险的刻板印象,普及保险理念。

例如,某平安寿险的保险代理人在社交平台晒出了Deepseek的搜索截图,展示其推荐的保险机构。还有保险经纪人在小红书上发布关于Deepseek推荐保险机构的体验分享。这些案例都表明,Deepseek已经成为不少保险机构和代理人抢抓的“流量密码”。

但值得注意的是,尽管Deepseek等AI工具在提高工作效率方面表现出色,但它们并不能完全替代人类。保险代理人/经纪人在使用这些工具时仍需保持谨慎和判断力。例如,有保险代理人在使用Deepseek进行产品对比时发现了错误,这提醒我们AI工具在处理保险产品信息时仍存在局限。

对此,李元分析认为,大模型出现错误的原因主要有三个:一是时间限制,大模型的训练语料可能限制在某一时间点之前;二是知识上限,大模型在处理语料时可能存在误差;三是技术错配,大模型在调用搜索引擎接口时可能获取到错误或不可靠的信息。

尽管如此,大部分保险代理人仍然认为Deepseek等AI工具是辅助工作的好帮手。他们表示,这些工具能够减轻工作负担,提高工作效率。同时,他们也强调了自己的不可替代性。例如,在定制化保险配置、处理疑难杂症以及情感疏导等方面,人类代理人仍然具有独特优势。

总之,Deepseek等AI工具的出现为保险行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它们虽然能够提高工作效率和准确性,但并不能完全替代人类。在未来的发展中,保险代理人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创造力,以适应科技带来的变革。

(图片说明:某健康医疗险机构在社交平台展示Deepseek的回复截图)

(图片说明:毛枫用Deepseek生成的不同门诊险产品对比表格,内容有误请勿参考)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