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模拟芯片板块在中国反制美国关税政策下逆势走强,A股模拟芯片概念股表现突出。关税反制政策助力国产模拟芯片企业市场拓展与盈利能力修复,行业呈现长期发展潜力。

模拟芯片板块逆势走强,成为市场焦点。在中国反制美国“对等关税”的背景下,国内模拟芯片公司再度受到市场瞩目。A股模拟芯片概念股走出独立反弹行情,成为A股市场近期表现突出的细分赛道之一,如信号链佼佼者思瑞浦近期涨幅翻倍,国内模拟芯片设计龙头圣邦股份、隔离芯片纳芯微等涨幅超过50%。

博时上证科创板芯片ETF基金经理李庆阳指出,模拟芯片板块展现出进入长期增长通道的潜力,需密切关注技术突破节奏与国际竞争压力。预计2025年国内市场规模将超过3000亿元,自给率提升带来的营收改善或将十分可观。

模拟芯片产品种类多,下游应用广泛,被视为长坡厚雪的优质赛道。尽管过去几年受全球半导体行业景气周期下行影响,行业面临挑战,但多数基金经理选择坚守,最终在模拟芯片深蹲起跳之际迎来曙光。

关税反制政策助力模拟芯片“逆袭”

模拟芯片用于处理模拟信号,广泛应用于消费电子、汽车、工业等领域。近期,中国反制美国关税的“原产地认定”新规直接推高美系厂商成本,催化模拟芯片板块公司走强。

中欧基金科技组研究员朱啸宇分析,政策调整对国产模拟芯片企业的市场机会产生多重结构性影响,主要体现在市场份额与盈利能力方面。国产模拟芯片企业有望进一步开拓市场,并修复盈利能力。

平安科技创新混合基金经理翟森表示,海外主要竞争对手的流片产地多来自美国本土,关税政策将显著削弱其价格竞争力,推动国内模拟芯片厂商市占率上升。

李庆阳认为,新规可能导致美系厂商在华销售成本增加,价格竞争力大幅削弱。国内企业可在中低端市场快速填补美企市场份额,高端市场也可能因美系产品价格劣势而倒逼国内终端厂商尝试国产方案。

他提到,新规将推动供应链重构,吸引海外设计公司转向中国流片以规避关税,中国本土模拟芯片企业可借此深度参与全球分工。同时,新规将驱动技术升级,倒逼国产企业在工艺与设计上加强协同优化。

朱啸宇预计,随着关税政策持续催化,2025—2027年国产替代率将以年均5—8个百分点的速度提升,头部企业有望在工业控制、新能源汽车等增量市场实现弯道超车。

重回长期增长通道

模拟芯片行业经历了波折,但长坡厚雪的赛道总是充满机遇。过去几年,受全球半导体行业景气周期下行影响,模拟芯片行业面临严峻挑战,不少模拟芯片公司股价跌宕起伏。但坚守长期持有的基金经理在2024年和今年均实现正收益。

翟森表示,模拟芯片行业后续有望在AI等高端产品产品线的需求下拉动高端产品线率先出现拐点。此外,非行业性因素也可能造成全行业的紧急补库存需求,带动行业回暖以及国产化率的逐步提升。

李庆阳认为,行业长期增长的驱动要素包括低自给率的增长潜力、库存周期触底与需求复苏、新兴市场与技术壁垒突破。国产替代空间广阔,国产模拟厂商技术研发持续投入,在多个细分领域实现突破。

朱啸宇指出,当前行业呈现结构性复苏态势,国产化率提升趋势确定,市场空间广阔。国产厂商技术快速追赶,需求持续提升,国产模拟芯片板块已经进入长期发展通道。

汇添富基金表示,芯片行业是中美角力的重点领域,保证供应链安全的自主可控重要性再次提升。前期大涨的芯片行业有望再度回归投资主线。

从“替代”走向“引领”

国产模拟芯片行业面临海外巨头竞争,从“替代”走向“引领”仍需突破技术、生态、产业链等多重壁垒。翟森认为,国内模拟芯片企业需聚焦高增长、高附加值、国产替代潜力大的细分方向。

朱啸宇分析,当前行业短期盈利承压但长期渗透率提升。毛利率承压制约因素已经削弱,而长期国产替代趋势确定,且空间广阔,整体板块趋势向好。

李庆阳指出,市场需求与国产替代将加速驱动增长。国产模拟芯片企业从“替代”到“引领”需要技术突破与高端产品研发能力、产业链协同与生态构建能力、差异化竞争与国际化布局、人才与管理能力等核心能力。

然而,行业竞争中也存在潜在风险与挑战,如国际巨头降价挤压、技术迭代周期变长、产能过剩等。当前国产模拟芯片企业仍面临产品覆盖度不足、车规级芯片认证周期长等挑战。翟森提醒,海外巨头降价竞争短期存在挤压风险,国内企业成本控制能力也需提升。

(文章来源:券商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