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老牌制造企业标准股份与达刚控股披露2024年年报,均面临主营业务萎缩、转型艰难的困境。标准股份扣非净利润连续13年为负,达刚控股亦连续亏损。两者均试图跨界转型,但面临诸多挑战。装备制造业需向更高价值领域转型,寻求破局关键。

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浪潮中,老牌制造企业标准股份(600302.SH)与达刚控股(300103.SZ)正深陷“中年危机”。

日前,这两家陕西上市公司披露了2024年年报,揭示出主营业务萎缩、转型艰难的困境。标准股份归母净利润连续4年亏损,扣非净利润更是连续13年为负;而达刚控股扣非净利润连亏五年,尽管曾跨界环保领域,但业绩反被拖累。

这两家企业的困境,是传统制造业在主营业务萎缩与转型发展之间艰难求索的缩影。如何破局重生,成为亟待解答的命题。

标准股份扣非连亏13年

2024年,老牌陕股标准股份的日子依然不好过。年报显示,公司实现营收4.46亿元,同比减少11.95%;净亏损1.53亿元,同比减亏4690.45万元。

标准股份的主营业务分为工业缝纫机和零件制造两大板块,2024年工业缝纫机业务实现营收3.45亿元,同比下滑14.97%;零件制造业务营业收入9050万元,亦有所下滑。

标准股份前身是创立于1946年的上海惠工缝纫机厂,拥有超过七十年历史,是缝制设备行业内唯一一家国资控股上市公司。然而,自2007年业绩高点后,标准股份便一路下滑,至今已连续4年归母净利润亏损,扣非净利润连续13年为负。

标准股份主业盈利能力薄弱,业务抗风险能力不足。2020年,公司曾试图通过布局供应链业务实现突围,但好景不长,2022年下半年起,该业务规模急剧收缩。

达刚控股再度“跨界”

达刚控股是国内较早研制智能环保型筑养路施工及养护类产品的高新技术企业。近年来,受国内交通基础设施投资规模下滑影响,其主营业务不振。

2019年,达刚控股收购众德环保,切入环保赛道。然而,众德环保除首年完成业绩承诺外,其余两年业绩远不及承诺,且在承诺期结束后转为亏损。2022年,达刚控股决定剥离危废固废业务,转向乡村振兴领域。

2024年,达刚控股实现营业总收入1.55亿元,同比下降39%;归属净利润为-1.15亿元,扣非净利润为-1.19亿元,仍处于亏损状态。两大主营板块营业收入亦分别下滑。

2024年8月,达刚控股收购新能源企业浙江恩科星电气有限公司,再度“跨界”新能源赛道,该业务在2024年实现营收3160万元,占总营收的20.37%。

主业之困何解?

标准股份和达刚控股的困境,折射出老牌制造企业在行业周期下的不同表现。纺织行业面临双重压力,交通基础设施投资规模下滑,使得两家公司的主营业务遭遇增长瓶颈。

标准股份主业升级迟缓,技术护城河缺失。虽尝试向其他市场拓展,但增量有限。最新年报中,公司提出转变发展思路,但转型尚无实质性进展。

来源:标准股份年报

达刚控股则频繁转型,但在缺乏整合能力与战略协同的情况下,跨界环保未能打开新局面,反而加剧经营风险。面对困境,公司选择跨界新能源领域,将其作为后续发力方向。

来源:达刚控股年报

虽然转型积极,但跨界背后的战略连贯性与资源适配性,仍有待市场检验。两家企业共同暴露出主业技术积累薄弱、战略定力不足的深层问题。

装备制造作为陕西支柱产业之一,向行业上游转型,聚焦更高价值、更具技术含量的领域,或许是破局关键。然而,企业需在技术研发、人才储备、战略规划等方面持续发力。

(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信息披露内容以公司公告为准。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文章来源: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