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消费电子对等关税豁免短期为智能手机供应链带来压力缓解,但中长期面临不确定性。美国将推出专项关税,苹果等公司将受影响。需警惕智能手机出货量转弱风险,加快科技自主可控。

  消费电子对等关税豁免短期内为智能手机供应链和终端品牌公司带来了压力缓解,但中长期仍面临较大不确定性。美国商务部长已明确表示,这一豁免措施仅是过渡性安排,后续将推出专项关税,预计在未来1-2个月内出台,为行业带来诸多不确定性。

  在消费电子专项关税正式落地之前,产业备货需求旺盛。然而,随着下半年进入库存消化阶段,智能手机、PC出货量可能会表现出转弱的风险,需对此保持警惕。

  智能手机供应链和终端品牌公司转嫁和稀释关税成本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加快产能从中国大陆向东南亚等关税优惠国家或地区迁移;二是提高产品价格。但前者可能面临当地劳动力素质参差不齐、营商政策等风险,带来额外成本;后者则可能增加消费者支出,进而影响终端销量。

  苹果作为“离岸制造-全球销售”模式的代表,成为美国进口关税政策冲击的典型对象。我们推演了三种不同情境下的关税对苹果营收及盈利的影响,悲观情境下,对苹果硬件营收影响程度可达8%左右,对硬件毛利率影响程度在16个百分点以内。不过,苹果仍有三种方式减少关税带来的影响:一是加大印度等低关税地区的排产;二是通过取消iPhone的低配存储型号,将需求导向更高利润的iPhone机型;三是利用分期付款计划、更高的运营商补贴或以旧换新价值,减轻消费者对iPhone涨价的直观感受。

  在英伟达AI服务器产业链方面,由于英伟达AI成品服务器及基板组件由墨西哥出口至美国符合USMCA“原产地规则”,可实现关税豁免,因此产业链公司受关税影响可控。

  考虑到美国推动制造业回流,半导体关税可能更加长期且难以谈判,中国应加快科技自主可控的步伐。中国对半导体产品原产地认证明确为“流片地”,这将直接导致美国制造的芯片在中国市场上因关税而价格提升、竞争力下降,从而扰动美国芯片制造回流战略。

  风险提示:中美贸易摩擦可能进一步加剧;消费电子行业景气度可能不及预期;原材料成本存在提高的风险。

(文章来源:光大证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