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近期,汽车行业智驾宣传开始趋向谨慎,多家车企在发布会上减少智驾介绍时长和内容。工信部等部门加强规范,要求明确系统功能边界和安全响应措施,禁止夸大和虚假宣传。智驾宣传用语将受到严格限制,上海车展上如何规范宣传成为车企们的突击课题。

汽车公司的智驾宣传开始做减法了。

4月16日,约100分钟的鸿蒙智行新品发布会,上市了问界M8和享界S9增程版两款新车,“安全”这个词被提及的频率远超从前,而两款车对智驾的介绍时长加起来仅约10分钟左右,和以往相比缩水不少。此举反映出汽车行业对智驾宣传态度的谨慎转变。

不仅是时长缩减,在内容上也谨慎了许多。不同以往高喊“遥遥领先”、“行业第一”,这次发布会,余承东对智驾的修饰语温和了很多,更改为“强大的能力”、“巨大的提升”这样的描述。

而从前喊出“无智驾不豪华”的问界,在宣传海报上,将智驾内容大幅降低存在感。这样的低调与余承东往日的风格截然相反。此前余承东为彰显华为的智驾能力,说出“双手拿手机,车自己在开”等言论,受到多方谴责。

同一天,岚图、方程豹等品牌也发布了新车,同样选择了低调的智驾宣传策略。岚图CEO卢放指出,现在市面上对智驾等级的传播非常模糊,有的宣传甚至误导消费者,这都是对用户不负责任的表现。

岚图呼吁各家车企要守住宣传的底线,传播时要讲清楚自驾能力的边界。然而,在岚图发布的AEB测试视频中,卢放蒙眼测试刹停,仍存在误导消费者的因素。

尽管2月工信部就发文提出规范智驾宣传,但真正让智驾营销断崖式减速的是3月底发生的小米SU7交通事故。此次事故引起了巨大范围的智驾舆论风波,加速了政府对智驾宣传的收紧。

4月14日,公安部发文强调,若车企通过广告或宣传材料夸大辅助驾驶功能,误导消费者购买,将受到严厉处罚。4月16日,工信部重申车企要明确系统功能边界和安全响应措施,不得进行夸大和虚假宣传。

在智驾宣传中,将严格限制用语。例如,不能使用“自动驾驶”、“智驾”等容易产生误解的词语,要用“辅助驾驶”来描述。此外,“脱手”、“脱眼”等描述也将被禁止。

在即将到来的上海车展上,如何规范又具吸引力地宣传各自的辅助驾驶功能,已然成为车企们的突击课题。

(文章来源:界面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