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2024年以来,新股破发概率降至3%左右,首日平均涨幅翻倍。变化原因可能包括新股发行减少和监管趋严等。证监会强调从严监管高定价超募,提升中小投资者获得感。

 打新市场的生态正在经历显著变化!

2024年以来,截至当前统计,已有31只新股成功上市,其中仅有1只在上市首日遭遇破发,新股破发概率已锐减至3%左右的低位。与之对比,2022年全年新股破发率曾高达接近30%。

目前观察,打新市场正迎来积极转变,今年上市的新股首日平均涨幅已实现翻倍。

据受访业内人士向券商中国透露,这一显著变化可能归因于多方面因素:新股发行数量的减少、监管层对新股定价的严格监管等。证监会于3月15日明确表示,将“从严监管高定价超募,以提升中小投资者的获得感”。

具体来看,今年以来,截至报道发布,31只新股中仅上海合晶在2月8日上市首日收盘下跌6.31%,破发概率仅为3.23%。

与往年相比,新股破发情况已大幅减少。2023年全年共有313只新股上市,其中52只破发,破发概率为16.61%;2022年全年的破发概率则高达28.27%。然而,自2022年顶峰后,新股破发情况开始逐步回落,目前的破发概率已与2021年(4.2%)和2020年(5.03%)相当。

此外,新股的平均涨幅也呈现回升趋势。2024年新股首日收盘平均涨幅高达104.94%,几乎实现翻倍。相比之下,2023年平均涨幅为66.45%,2022年为30.53%,而2021年和2020年则分别为157.06%和113.29%。

北方一家券商营业部经理表示:“长期来看,打新市场确实在发生变化。2022年是新股破发最为频繁的年份,给许多投资者留下了深刻印象。市场总是在不断变化,而现在破发情况又有所减少。”

新股破发大幅减少的原因复杂多样。一方面,新股供应的减少可能是因素之一。今年一季度仅31只新股上市,远低于往年同期。2023年一季度、2022年一季度和2021年一季度分别有74只、87只和113只新股上市。新股数量的减少,既减轻了对市场的冲击,也凸显了物以稀为贵的原则。

这反映了证监会加强逆周期调节、阶段性收紧IPO、合理把握新股发行节奏的举措。

另一方面,新股定价监管的加强也可能是导致破发减少的原因之一。沪深交易所明显加强了对新股定价破发的监管力度。近期,沪深交易所分别发布了最新一期发行上市审核动态,均涉及新股询价定价等问题。

上交所在2024年第2期发行上市审核动态中透露,2024年1至2月,针对发行承销业务新股破发、询价定价等问题,共发送风险提示函、问询函8份,对证券公司发行承销业务专项检查中发现的违规行为采取口头警示1次,发送监管工作函3份,涉及4家证券公司。3月22日,上交所还对2家机构存在的询价违规问题予以监管警示。

深交所也在2024年第2期发行上市审核动态中表示,2024年2月对2家创业板首发项目承销商采取出具《问询函》的工作措施,问询发行定价过程及审慎合理性。

针对新股定价过高、超募现象,证监会和交易所坚持从严监管,监测约束异常报价行为,督促发行人和承销机构充分提示风险、审慎定价,严肃查处询价定价环节违规行为。今年1月,证监会在回应新股定价问题时表示,新股发行承销机制运行总体平稳,市场化发行定价功能逐步发挥,新股超募和募不足现象并存,表明竞争博弈、优劣分化的发行生态正在形成。

证监会主席吴清在3月6日的发布会上强调,不管是一级市场还是二级市场,都需要进一步完善定价制度、定价机制,通过各参与方有序地、公平地、充分地参与博弈,以更好地发现价格、配置资源。

(文章来源:券商中国,内容有删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