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回购热潮持续升温,多家公司加码回购传递发展信心
AI导读:
今年以来,上市公司回购金额已超过1600亿元,远超去年全年水平。多家上市公司在完成首次回购后,再度加码回购,推出第二、三乃至第四期回购计划,传递出对市场和自身发展的坚定信心。
数据显示,截至今年末,上市公司累计回购金额已超过1600亿元大关,这一数字不仅远超去年全年水平,也彰显了企业对市场信心的显著提升。在首次回购潮过后,众多上市公司纷纷发布2024年第二、三乃至第四期回购计划,回购市场热度不减反增。
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在接受采访时指出,企业推出多期回购计划,是对自身财务状况和市场前景充满信心的体现。通过回购股份,企业可以有效提升每股收益(EPS),进而增强投资者信心。此外,回购股份还可用于股权激励或员工持股计划,有助于激发管理层和员工的积极性,提升企业经营效率和市场竞争力。
近期,多家上市公司在完成年内首次回购后,再度加码回购,用实际行动传递发展信心。无锡线上线下通讯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宏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纷纷发布第二期回购计划,回购资金总额均不低于数千万元,用于员工持股计划或股权激励。
广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更是宣布将使用不低于3亿元、不超过6亿元的自有资金及股票回购专项贷款资金回购股份,回购规模之大,彰显了企业对未来发展的坚定信念。同时,柳工已获得工商银行广西分行出具的《贷款承诺函》,承诺为其提供不超过4.2亿元的专项贷款支持。
此外,广州若羽臣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年内已完成三次回购,并披露了2024年度第四期回购公司股份方案。该公司表示,回购股份将用于实施股权激励计划或员工持股计划,以维护股东利益、增强投资者信心并推动公司长远发展。同时,若羽臣还获得了中国银行广州开发区分行提供的不超过4200万元的贷款资金专项用于股票回购。
中国信息协会常务理事、国研新经济研究院创始院长朱克力表示,上市公司能够获得相应贷款支持,是回购加速的重要原因之一。这一举措不仅有助于企业优化资本结构、提升市场价值,也为投资者带来了更多的投资机会和信心。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图片来源于网络)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