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2024年末A股市场,微盘股遭遇大幅下跌,中证2000等指数同样走低。分析指出,退市新规下市场担忧加剧、年末资金回笼以及微盘股前期涨幅过大是主要原因。市场风险偏好下降,资金加速流向红利股,中小盘宽基指数12月表现通常不佳。


2024年12月23日,年末最后一个完整交易周的首日,A股市场迎来剧烈波动,微盘股成为市场焦点,开盘后即遭遇大幅下跌,并持续至收盘,最终跌幅达到7%。中证2000指数同样表现不佳,跌幅接近5%,中证1000指数和北证50指数也分别下跌2.8%和2.64%。相比之下,沪深300和中证红利指数则呈现上涨态势。

近期微盘股回调的原因何在?综合分析,主要有三大因素:首先,年末将至,上市公司即将发布新财报,退市新规下市场担忧加剧,一份涉及800家上市公司的“2025年具有ST隐患的公司名单”流出,进一步引发市场忧虑。其次,历史经验表明,年末资金往往流向权重股,以追求业绩确定性。最后,微盘股前期涨幅较大,获利盘止盈压力显著,9月24日至12月12日期间,微盘股指数累计涨幅近67%。

市场风险偏好下降,资金加速流向红利股,大小盘分化明显,银行业领涨。关于微盘股大跌后的市场走向,存在两种观点:一种认为微盘股止跌修复情况将决定做多情绪能否回暖;另一种则认为,在退市新规下,小市值公司几乎等同于垃圾股,投资价值有限。

自12月中旬以来,微盘股指数已连续两天跌幅超过5%。微盘股的表现更多受政策面和资金面的影响。今年以来,微盘股已历经三次恐慌性大跌,分别由雪球敲入、DMA业务、新“国九条”引发的市场误解以及监管对问题公司的集中问询所致。此次大跌,市场猜测更多源于对退市制度改革的担忧。

基金经理认为,此次微盘股调整与政策预期及节前时间节点有关,不太可能重演今年2月初的暴跌。尽管DMA业务清盘归零的传言一度引发市场关注,但某头部自营衍生品部门人士表示,该业务已不得新增,存量规模持续萎缩,对市场影响有限。

从ETF市场表现来看,中证2000ETF及增强ETF跌幅较大,显示出资金切换的痕迹。微盘股大跌再次引发“中小微盘股是否为垃圾股”的争论。有基金经理表示,不少50亿以下市值的公司可能是细分行业的佼佼者,不能因市值小而一概视为垃圾股。同时,跨年行情下,资金重回权重股、回笼资金已成为惯例。

据统计,自2010年以来,大盘宽基指数在12月的表现通常优于中小盘宽基指数。中小盘宽基指数在12月表现较好的年份较为有限,且多发生在年末风格均衡与纠偏的年份。此外,随着年末临近,不少游资已获利止盈,进入休假模式。

(文章来源:财联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