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A股IPO市场回顾与2025年展望
AI导读:
2024年A股IPO市场受理数下降但终止数大增,北交所成为受理主力。新股上市首日行情火爆,但整体上市数量和募资额下降。展望2025年,随着宏观经济趋稳和市场信心回暖,IPO市场有望分阶段、有节奏地进入复苏期。
2024年最后一个完整交易周,沪深北三大交易所新增受理了14单IPO申请,占今年以来新增受理总数的四分之一。步入新的一年,IPO市场将如何发展?
在IPO阶段性收紧的背景下,截至12月29日,A股市场今年累计受理了55单IPO申请,北交所受理了其中的47单,沪深交易所合计受理8单。然而,逾400家企业IPO未能成功,创近年新高,目前仍有逾200家企业处于审核状态。
在上市方面,截至12月29日,今年共有99家企业登陆A股市场,首发募集资金673.53亿元,同比分别大幅下降68.37%和81.11%。不过,今年新股上市首日再现火爆行情,平均涨幅达到252.24%。
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田轩展望2025年IPO市场时表示,随着宏观经济趋稳、市场信心回暖、监管层对市场乱象治理取得阶段性成效以及IPO审核流程的优化,IPO市场有望分阶段、有节奏地进入复苏期。
北交所成为受理主力
2024年A股IPO市场呈现受理数下降、终止数大增的特点,但年中和年末新增受理数量较多。特别是12月份,北交所新增受理11单上市申请,上证所和深交所分别受理2单和1单。加上之前两周新增的受理申请,12月份A股市场共新增受理16单上市申请,成为今年第二多的月份。
田轩认为,这一现象既受年末因素影响,也反映了市场预期的增强。一方面,年末企业财务数据完整,券商等中介机构也会争取更多IPO项目受理;另一方面,随着经济复苏和政策的进一步推出,市场信心增强,企业对未来预期乐观,融资需求增加。
沪深北交易所新增受理IPO申请最多的月份是6月,共受理了30单上市申请。之后则间隔了3个月,9月份上证所和北交所再次新增受理上市申请。11月份,沪深北交易所新增受理4单IPO申请。再加上北交所于1月和3月合计受理的2单,今年以来A股市场累计受理55单IPO申请。
“新增受理IPO申请中以北交所为主,反映出北交所作为创新型中小企业的主阵地,上市条件更加宽松和包容,对中小企业IPO具有较强吸引力。”田轩表示。
折戟与成功企业的特点
在受理数量下降的同时,今年IPO折戟的企业数量创近年新高。根据沪深北交易所披露的信息统计,今年以来三大交易所已公布终止审查的企业为436家,同比去年增加59%。
田轩观察发现,今年终止IPO进程的企业主要问题包括财务数据不达标、持续经营能力存疑、信息披露质量不高、股权高度集中、治理结构不完善以及上市前集中大规模分红等。行业分布方面,信息技术、生物医药以及化工新材料行业的撤单数量较多。
与此同时,也有一些企业成功闯关IPO,获得登陆A股市场批文。田轩分析称,成功闯关的企业普遍来自有庞大市场需求且不断增长的行业,如工业自动化、新能源、半导体等战略性新兴行业,具有技术创新能力和研发实力,成长性良好。
新股上市首日行情火爆
新股发行逆周期调节之下,今年以来上市数量和募资额也相较往年有所下降。但经历过一波“A股严选”之后,今年新股上市首日行情再度火爆,长联科技、强邦新材、红四方等企业上市首日涨幅均超过千倍。
田轩认为,新股暴涨情况的出现主要是因为IPO数量减少导致新股供应降低,市场对新股需求增加。同时,新上市公司质量有显著提升,也吸引了更多资金涌入,推动新股价格高涨。
展望2025年IPO市场
展望2025年,IPO市场将呈现怎样的趋势?申万宏源研究新股策略首席分析师彭文玉认为,在“投资为本”、严把上市公司质量关、鼓励多元化退出渠道的大背景下,预期明年IPO仍将保持“适当节奏”。
田轩建议,建立分阶段审核机制,强化部门协同,每个阶段设定明确的时间节点,优先审核符合上市条件的企业,确保企业能够在合理时间内完成审核。同时,谨慎把握“进”与“退”的数量关系与质量关系。
随着国家宏观政策的支持、经济复苏的持续以及“稳住楼市股市”系列举措的实施,市场情绪将有所好转,投资者对新股市场的热情也将持续高涨。彭文玉认为,随着新规的发布,网下报价将更注重新股的长期价值,新股上市涨幅值得期待。(文章来源:第一财经)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