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IPO公司面临证券化抉择,并购重组与独立上市成新选择
AI导读:
2024年,众多拟IPO公司面临证券化路径的抉择,部分公司选择通过并购重组实现曲线上市,另一部分则坚持独立上市道路,转战北交所、港交所等市场。同时,也有公司选择暂时观望,蓄势待发。
2024年,众多拟IPO公司面临证券化路径的抉择,或继续备考IPO,或转向并购市场,不同行业和发展阶段的公司根据自身情况探索新路径。
据上海证券报记者统计,截至12月30日,沪深北三大交易所已有超过400家拟上市公司撤单,重新审视上市计划。
面对撤单困境,多项政策如“并购六条”“科创板八条”等密集出台,为拟IPO公司提供了新选择。部分公司抓住政策机遇,与上市公司联姻,通过并购实现A股市场的曲线上市;而另一部分公司则坚持独立上市道路,重新评估自身定位,或转战北交所,或奔赴港交所等境外市场。
并购重组成为“曲线上市”的新通道。今年以来,证监会颁布“并购六条”新政,鼓励上市公司注入优质资产,提升投资价值。实践中,上市公司与撤单后的拟IPO公司通过并购实现产业整合或跨界并购,如欣诺通信与高凌信息的产业整合,尚阳通与友阿股份的跨界并购。
同时,也有公司灵活备战,寻求证券化新平台。在A股市场IPO受阻后,撤单公司纷纷将目光转向北交所、港交所等市场。例如,轩竹生物在科创板IPO遇阻后,快速调整上市策略,冲刺港交所主板上市;毛戈平则在A股撤单后,转战港股市场,成为“港股国货彩妆第一股”。
此外,北交所作为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的平台,也吸引了众多拟上市公司的关注。昆仑联通、恒业微晶等公司撤回主板或创业板IPO申请后,转而寻求在北交所上市。
另有一批公司则选择暂时观望,蓄势待发。投行人士透露,部分公司因受IPO新规影响,主动撤场,待经营业绩改善,达到IPO标准后,将再次备战A股上市。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