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2024年最后一个交易日A股收跌,全年来看沪指上涨12.67%,创业板指跌2.93%,市场交易活跃度显著提升。展望后市,多家机构认为明年“春季躁动”不会缺席。


12月31日,2024年股市收盘,上证指数收跌1.63%,创业板指更是下跌2.93%。

板块方面,券商板块表现不佳,领跌市场;科技题材全面下滑,半导体、AI硬件、金融科技、人工智能、机器人、消费电子、低空经济等板块跌幅居前;相比之下,燃气股逆势上扬。当日,市场超过4600只股票下跌。

回顾全年,A股市场呈现“先抑后扬”态势,主要股指均大幅上涨。其中,沪指全年上涨12.67%,稳稳站在3300点之上;科创50指数更是以16.07%的涨幅领跑,寒武纪股价更是飙升近400%;上证50指数也上涨了15.42%,四大国有银行股价均涨幅超过40%。

然而,中小盘指数表现稍显逊色,北证50指数全年下跌4.14%,成为主要股指中为数不多的下跌指数之一。

从全年表现来看,AI、低空、大金融、机器人等题材及板块表现抢眼,其中AI眼镜、Sora概念更是涨幅领先。

个股方面,全年共有2202只个股上涨,个股涨跌幅中位数为-5.37%,正丹股份、汇金科技等个股涨幅居前。

沪深两市全年总成交额达到254.42万亿元,同比增长20.2%,日均成交额超过万亿元。自9月底以来,市场交易活跃度显著提升。

尽管今日市场行情略低于预期,但正如一些网友所言:“前8年年底都涨,这次突然收个跌,也算是十年一遇了。”不过,从积极的角度看,今日盘面与11月22日相似,在市场有望突破之际意外下跌,虽然打击了市场情绪,但整体趋势并未被破坏,后续市场仍有望震荡企稳,进而反弹,等待下一个突破。

2024年的A股市场已落下帷幕,在这242个交易日里,我们可以沿着上证指数的日K线图,回顾这一路的起起伏伏,看看经过一年的历练,我们的交易水平和心境是否有所提升。

回顾全年,1月上证指数在3000点下方持续下行,一度引发市场恐慌。2月,受政策利好提振,上证指数从谷底回升,并于2月23日重回3000点。3月,上证指数在3000点上方企稳,最高升至3090点。4月,上证指数在3100点下方震荡,月底站上3100点。5月,市场情绪有所回落,上证指数触及3174点后回落。6月至9月,市场情绪低迷,量能萎缩,上证指数最低下探至2689.7点。8月13日,两市成交额不足4800亿元。9月末开始,受政策利好刺激,上证指数持续反弹,并于10月8日盘中达到3674.4点,但收盘有所回落。10月中旬以来,上证指数在3165-3502点之间宽幅震荡。

那么,一年下来,股民做到多少收益率,才算“合格”呢?投资是和自己赛跑,自己认为过关了就行。重点在于找到适合自己的交易模式,并反复执行,用胜率和时间来积累收益。基于此,我们分享两个可量化、可参考的“硬指标”:一是跑赢上证指数,截至收盘,沪指年内涨幅为12.67%,而从年内低点算起,沪指触底反弹的幅度约为24%,甚至还可以挑战沪指年内极限涨幅,即约39.4%的收益率;二是评估最大回撤和最大上涨,通过波动情况来评估自己的择时能力、交易风格和抗风险能力。

此外,还有一些值得大家时常“自省”的项目,比如资金管理能力、交易频率、选股能力、市场适应性、心理素质、信息处理能力和合规性等。

一年下来,只要交易水平有进步,待大盘调整结束重拾涨势时,整体胜率也必将有所提升。而A股市场也将在周三短暂歇息后继续运行。

展望后市,多家机构认为明年“春季躁动”不会缺席,1月有望开启新篇章。东吴证券指出,国内总量政策的推进与落地将为股市平稳运行提供支撑;德邦证券则认为,当前应更多关注确定性较高的“宽货币”和“提振消费”两大方向。

(文章来源: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