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港股股权融资市场强劲复苏,IPO募资额大增
AI导读:
2024年港股股权融资市场募资额远超2023年,重回全球第四大新股市场。中资投行保荐业务领先,外资投行承销偏爱大单。美的集团等大型企业IPO强势加入,带动市场活跃度。
2024年,港股股权融资市场迎来强劲复苏,募资额大幅跃升,成功超越2023年,重返全球第四大新股市场宝座。这一年,美的集团、顺丰控股等大型企业IPO的强势加入,使得港股IPO募资额同比增长高达89%,同时再融资市场也展现出前所未有的活跃度,募资规模甚至超过了IPO。
保荐业务方面,中资投行凭借价格优势和对内地企业的深厚联系,市场份额显著扩大,表现优于外资投行。然而,外资投行在承销领域依然保持传统优势,尽管IPO保荐数量不及中资,但在增发、配股等再融资承销方面表现突出,尤其偏爱大型项目。
展望2025年,港股IPO市场备案节奏有望加快,股权融资优势持续凸显,宁德时代等大型企业计划H股融资,或将进一步激活市场活跃度。
具体数据显示,2024年港股市场IPO募资总额达876亿港元,其中主板占据788亿港元,创业板则为2.35亿港元。再融资市场同样表现抢眼,公开募资和配售规模分别高达872亿港元和546亿港元,累计募资规模远超IPO。从数量上看,2024年港股市场共有70家公司完成IPO,主板67家,创业板3家,与2023年持平,但募资规模却实现了大幅增长。
美的集团H股上市以356亿港元募资额成为自2021年以来香港最大规模的新股,占全年IPO募资额的40.64%。此外,顺丰控股、地平线机器人、华润饮料等企业IPO募资额也均超过50亿港元。港交所表示,2024年香港在全球新股市场中排名第四,上市活动和集资额均远超前一年。
在保荐业务方面,中资投行占据主导地位,前十大保荐人中几乎都是中资机构。中金公司以19家IPO保荐家数位居榜首,市场份额达16.52%。中信国际和华泰金控分别保荐了12家和8家IPO,市场份额紧随其后。而外资投行中,仅瑞银和J.P摩根挤进前十,各保荐3家IPO公司。
外资投行在港股IPO保荐业务上的竞争力下滑,主要原因包括港股IPO公司多来自内地,中资投行对内地公司黏性更强;外资投行人力成本较高,收费更贵;以及全球经济增长疲软,外资投行收缩战线,只争夺大型项目。
承销业务方面,外资投行则展现出了传统优势。美林(亚太)、高盛(亚洲)、J.P摩根等外资投行在股权承销市场上占据领先地位,市场份额分别高达17.77%、4.09%、2.7%。尽管承销数量不多,但每单项目募资规模庞大,如美林(亚太)承销的2单IPO募资额就高达154.21亿港元。
此外,港股IPO市场的审计机构业务也呈现出高度集中态势。四大国际会计所占据了高达88%的市场份额,其中毕马威取代普华永道成为首位,全年服务20家IPO项目,占据27%市场份额。普华永道因未勤勉尽责被处罚,导致其市场份额大幅下滑。
律师事务所方面,服务港股IPO的集中度相对较低,位居前三的律所分别为北京竞天公诚、北京金杜、北京通商,分别服务了32家、22家、17家IPO企业。
(文章来源:券商中国)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