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随着全球股市震荡加剧,跨境ETF市场出现高溢价现象,部分产品溢价率一度超过38%。基金公司接连发布风险提示公告,但跨境ETF规模持续攀升。专家提醒投资者,应密切关注溢价率情况,避免盲目投资造成重大损失。

随着全球股市的剧烈震荡,跨境ETF因其盘子小、交易便捷的特点,吸引了大量炒作资金的涌入。近期,跨境ETF市场集体出现了高溢价现象,部分产品甚至在基准指数下跌的情况下持续拉升,溢价率一度飙升至38%以上,形成了极高的投资风险。

尽管基金公司不断发布风险提示公告,但跨境ETF的规模仍在持续攀升,备受资金追捧。以1月8日为例,标普消费ETF等15只跨境ETF在美股三大指数集体收跌的背景下,发布了溢价风险提示,部分产品甚至因溢价风险临时停牌一个小时。然而,在复牌后,标普消费ETF等产品的价格仍然大幅拉升,溢价率和换手率飙升。

自去年12月初以来,标普消费ETF的场内价格便与业绩比较基准标普500消费精选指数发生明显背离,溢价率多次超过30%。Wind数据显示,截至1月8日收盘,全市场有26只跨境ETF溢价超过5%,标普500ETF、标普ETF的溢价率也分别达到了15.67%、10.09%。

这些高溢价的ETF普遍具有可T+0交易、场内流通规模小、持有人数量不多、流动性较差等特点,容易成为资金的炒作对象。在正常情况下,这类ETF的日均成交额较低,但一旦被炒作资金盯上,日均成交额便能放大几百倍。比如标普消费ETF在1月8日的成交额高达60.64亿元。

有基金评价人士表示,资金在一定程度上把流通规模少的场内基金当作微盘股来炒作,市场赚钱效应的低迷加剧了这一炒作氛围。同时,越来越多投资者不断丰富资产配置的多元性,加大提升海外资产配置比例。但受制于外汇额度限制,当基金公司自身外汇额度用尽时,QDII基金普遍会暂停场外申购,投资者只能买入相关场内产品,这也造成了场内基金净值超过对应的场外基金净值,推高了基金的溢价率。

Wind数据显示,近期,高溢价ETF普遍迎来了资金的大比例涌入。比如标普消费ETF近一个月获得1.81亿元的净流入,规模涨幅超40%;纳指100ETF在近一个月获得了5.58亿元的净流入,规模涨幅超36%。这些产品的流通规模较小,资金的流入流出容易对其造成大幅波动,涨停跌停现象屡见不鲜。

在二级市场价格的大幅波动下,多家基金公司紧急提示投资者关注二级市场交易价格的溢价风险。Wind数据显示,仅2025年开年以来,全行业便发布了近150条基金溢价风险的提示公告。专家提醒投资者,基金净值才是基金实际价值的真正反映,场内基金超高的溢价率说明该基金价格脱离其价值,存在较高的泡沫性,后期下跌的概率较大。

投资者在购买场内基金时,应密切关注溢价率的情况,关注基本面和市场走势,并注意溢价率的变化情况,避免盲目买入以免遭受重大损失。同时,基金公司也应采取多种措施,减少场内基金的二级市场炒作,保护投资者利益,节省运作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