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高盛宣布上调多家中国银行股评级,汇丰策略师上调恒生国企指数预期及香港股市评级。南向资金持续大举“扫货”港股,投资者对港股后市表现持乐观态度。

据最新市场动态,高盛公司近期对多家中国银行股进行了评级上调,涵盖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及招商银行。其中,这些银行的H股和A股评级均有所调整,部分银行更是获得了“买进”评级。同时,汇丰策略师也在其最新报告中表示,对恒生国企指数持乐观态度,预计该指数将在2025年上涨21%,并将年底目标位上调至8800点,同时上调香港股市评级至“增持”。

值得注意的是,南向资金近期对港股市场表现出浓厚兴趣,连续三个交易日保持百亿规模的“扫货”态势,近三天累计净买入达到391.39亿港元。这一趋势引发了市场对港股后市表现的广泛关注。

高盛公司在上调银行股评级的同时,还发布了对大宗商品市场的看法。随着中国需求的回升和供应的恢复,高盛预计今年大多数中国大宗商品的表现将较去年有所改善。特别是工业金属如等,有望受益于政策支持下的电动汽车、家电、消费电子产品需求增长以及可再生能源和电网的发展。

此外,高盛还上调了海螺水泥、中国建材、中国铝业等基建相关企业的评级,认为基础设施建设或迎来拐点,这些企业将因此受益。同时,汇丰策略师也指出,较低的利率以及提振旅游业和重振房地产行业的举措将支撑中国香港股市。他们对中国内地经济前景的改善表示乐观,认为这将对A股市场产生积极影响,并进一步推动中国香港市场的上涨。

在港股市场方面,尽管1月9日恒生指数有所下跌,但恒生科技指数和恒生国企指数则表现相对平稳。南向资金的持续流入为市场提供了支撑,投资者对港股后市的看法也趋于乐观。多家券商机构对港股后市持积极态度,认为政策端的持续发力、海外央行的降息以及市场估值的优势将为港股市场带来反转行情。

国泰君安研究指出,政策端有望在2025年持续发力,港股盈利将继续小幅改善。中信证券则认为,港股的流动性大幅抬升,且风险偏好回暖,市场卖空占比显著回落,均显示港股投资者情绪显著抬升的趋势。东吴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陈李则预测,2025年港股将进一步迎来修复,上半年受益于两会政策部署带来的基本面改善预期以及美联储的进一步降息,港股表现可能更好。

(文章来源:券商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