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本文汇总了多家权威机构对下周A股走势的最新解读,包括中信策略、海通策略、申万宏源策略等,各机构对春季行情的看法及布局策略各异,为投资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本周,沪指收跌1.34%,深证成指下跌1.02%,创业板指更是下跌了2.02%。面对这样的市场走势,下周A股将如何演绎?我们精心整理了多家权威机构的最新投资策略,旨在为投资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中信策略:当前,投资者正静候外部扰动因素尘埃落定及内部政策加码。年初以来,市场已迅速完成降温。短期内,活跃资金和保险资金或择机加仓、增持。随着外部扰动因素逐步明朗,政策加码值得期待,春季躁动行情渐行渐近。一方面,1月下旬关税等海外扰动因素有望落地,为对冲潜在外部压力,逆周期调节和稳市场政策值得期待。另一方面,交易损耗指标显示,短期内市场止跌概率较高,活跃资金成交占比已降至2023年以来低位,完成现金回笼。市场已具备春季躁动的基础,投资者只需耐心等待。

中信策略维持红利+主题的配置策略,红利内部更偏向消费型红利,主题内部则围绕机器人、端侧AI和新零售轮动。

海通策略:历史上,春季行情年年有之,但启动时间与上年三四季度行情紧密相关。若三四季度行情向好,则春季行情启动较晚。开年下跌并不能改变春季行情的历史规律,且在牛市中,春季行情的幅度往往更大。2025年春季行情或正在酝酿中,增量政策落地、基本面企稳修复将成为催化剂,科技和中高端制造或成为中期主线。随着增量政策出台落地,宏微观基本面有望加速修复。因此,无论从政策催化、流动性还是基本面角度看,今年春季行情均值得期待。

未来,随着行情的逐步展开,市场的中期主线将逐渐明晰,投资者应关注兼具供需优势的中高端制造以及受益于产业周期回升的科技制造。此外,并购重组主题也值得投资者关注。

申万宏源策略:继续看好二月春季行情,主题相关行业短期性价比已改善。政策预期有修复空间,产业趋势主题正在形成强共识,新一轮创新高行情仍可期待。赚钱效应扩散受阻带来的交易性资金退坡只是小波段,二月活跃度可能再度提升。继续看好有产业趋势的科技主题,这是回调中更值得布局的方向。国内AI应用、机器人、低空经济可能有新一轮创新高行情。高股息短期绝对和相对收益都弱于预期,建议结合市值管理和回购注销选股,以增强弹性。

信达策略:历史上牛市初期,经常会出现交易量回升幅度大于增量资金流入幅度的情况。牛初第一波上涨完成后,市场进入震荡,交易量也会明显下降,传统的资金流入渠道会降温到熊市的水平。但已经流入的增量资金不会全部流出,震荡期大多会出现某一类资金持续逆势稳定流入。最近市场的休整,是牛市初期上涨过后的正常休整,ETF份额有可能会在震荡过程中稳步增长。休整过后,春节前可能是第二次买点。

中泰策略:当前市场处于“岁末年初”基本面与政策面“风险空窗期”,市场整体波动或加剧。近期市场并无大级别利空,上周市场出现大幅调整,超出市场预期。当前指数急跌阶段或已接近尾声。考虑到春节前仍处于关税、楼市韧性等“空窗期”,预计春节前后市场仍有反弹机会。建议密切关注中证2000等中小市值的企稳情况,小微盘流动性是决定市场短期何时企稳反弹的最重要指标。

华金策略:短期市场进一步调整空间有限,可能已见底。经济延续弱修复,盈利回升趋势不变。高频数据显示经济仍延续弱修复趋势,工业企业利润增速继续回升,A股年报预告逐步开启。流动性方面,短期维持宽松。美国就业数据走弱,人民币汇率进一步贬值压力有限。央行在1月或2月实施的降准基本在春节前落地,今年节前也可能降准。股市资金节前可能弱修复。风险偏好方面,特朗普可能加征关税对市场情绪有扰动,但国内政策对风险偏好仍有支撑。

华西策略:特朗普2.0政策预期下,全球大类资产呈现再通胀交易特征。国内则处于增量政策与经济数据空窗期,且临近春节长假,A股部分资金倾向于等待海外不确定性“靴子落地”后再布局。跨年以来A股主要指数出现调整,但部分小微盘和科技主题指数在底部反弹,显示A股越是接近下方关键缺口,资金面向上支撑力量越是增强,春节前后或出现年度重要买点。行业配置上,一是低利率和资产配置荒下,高股息板块作压舱石;二是逢低布局“新质牛”核心资产,主要包括AI+、人形机器人、低空经济、国产替代等。

浙商策略:本周市场在经历前期快速下行后,市场震荡整理。但与此同时,积极因素已显现:本周市场下行速度减缓,上证出现60分钟MACD底背离;上证指数在临近3087-3152缺口时展现出抵抗力;此前跌幅领先的北证50多次在周中组织反攻。这也意味着,市场向下空间已经不大,只待时间和结构逐步完善,即有可能在春节前后、在上证3087-3152区域附近形成稳健的中线底部结构。配置方面,建议投资人“继续克制”,在当前位置不宜杀跌,继续等待春节前后增配机会出现。行业方面,建议投资人在中线底部区域关注前期回调幅度较大、且受益于特朗普交易的有色板块,以及类似走势的地产板块。

中原策略:从内部环境看,政策效应显现,但传导还需过程,未来还需密切跟踪经济数据恢复情况。从外部环境看,美联储最新的表态显示,未来降息节奏或将减缓。监管层表示未来将择机降准降息,进一步稳定了投资者的信心。随着国内宏观调控、促增长政策持续落地推进,未来股指总体预计将保持震荡格局,同时仍需密切关注政策面、资金面以及外部因素的变化情况。建议短线关注电子元件、小金属、半导体以及汽车零部件等行业的投资机会。

广发策略:前期报告中,我们曾分析指出,12月和1月,中小盘股票的调整概率较大,核心原因是每年1月底是全部上市公司年报预告的有条件强制披露的截止日,尤其是在业绩压力较大的年份,中小股票可能提前规避这一风险。但值得注意的是,中小盘股票每次都会在年报预告(业绩暴雷和ST风险落地)和春节之后(春节期间海外不确定因素落地)开启一波不错的春季躁动。投资者不要因为“一致预期”而恐慌,大部分时候你所感知的“一致预期”,未必是真实世界的“一致预期”。并且,一旦新的产业趋势形成或者政策层面没有新的显著变化,即便是真正意义上的“一致预期”,也不能扭转股价趋势。

(文章来源:东方财富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