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批科创综指ETF正式上报,科创板ETF市场迎来新扩容
AI导读:
第二批科创综指ETF正式上报,标志着科创板ETF市场正迎来新一轮的扩容潮。科创综指作为综合指数,覆盖面更广、表征性更强,为投资者提供了更为全面、灵活的科创板投资工具。同时,宽基综合指数展现出长期发展潜力,未来有望获得更多投资者关注。
【导读】科创板ETF市场再迎扩容!第二批科创综指ETF正式上报,引发市场广泛关注。
中国基金报记者陆慧婧、方丽报道
在首批12只科创综指ETF成功获批后,第二批科创综指ETF迅速接力上报,标志着科创板ETF市场正迎来新一轮的扩容潮。
据证监会网站披露,1月23日,嘉实基金、鹏华基金、国泰基金、兴业基金、兴银基金以及西藏东财基金等六家公司集体上报了科创综指ETF产品。其中,嘉实、鹏华、国泰上报的是跟踪全收益指数的ETF,而兴业、兴银、西藏东财则选择了跟踪价格指数的ETF。
多位业内专家指出,科创综指作为科创板市场的综合指数,相较于科创50、科创100等规模指数,其覆盖面更广、表征性更强。科创综指ETF的推出,无疑为投资者提供了更为全面、灵活的科创板投资工具。
科创综指ETF市场再扩容
作为2025年开年首只重磅宽基ETF,科创综指ETF吸引了众多基金公司的积极参与。继1月22日首批12只科创综指ETF获批后,仅隔一个工作日,1月24日又有六家公司上报了科创综指相关ETF产品。
具体来看,嘉实、鹏华、国泰上报的是跟踪全收益指数的上证科创板综合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而兴业、兴银、西藏东财则上报的是跟踪价格指数的上证科创板综合价格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
科创综指定位于科创板市场的综合指数,其最新样本数量已超过560只,市值覆盖度接近97%,涵盖了大、中、小盘各种类型证券。该指数采用总市值加权方式,旨在全面反映科创板市场的整体运行状况。
兴银基金ETF基金经理刘帆表示,在当前A股市场科技创新投资主线愈发清晰的背景下,科创板作为支持高新产业、为企业早期融资提供便利的重要平台,其战略地位不断提升。科创综指几乎覆盖全部科创板股票,为更全面、更准确地表征科创板整体运行提供了有力工具。因此,他坚定看好科创综指ETF的长期配置价值。
鹏华基金指数与量化投资部总经理苏俊杰也指出,科创综指前三大行业(电子、医药与机械)占比均未过半,行业分布较为均衡。这体现了科创综指在科技、生物医药和高端制造等新兴成长行业的广泛布局,相较于单一行业过度集中的科创50指数,科创综指具有显著的分散性。
苏俊杰进一步表示,科创综指的投资方向代表着国内新质生产力发展、经济产业升级以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最前沿方向。发展硬科技需要资本市场的有力支持,而科创板已成为“硬科技”企业上市的首选之地。因此,科创综指几乎覆盖科创板上市的全部股票,成为国内科技领域投资的风向标。
宽基综合指数展现长期发展潜力
作为新出炉的宽基类综合指数,科创综指未来的发展前景备受业内人士看好。中证指数公司在近期发布的《全球宽基指数化投资2024年度报告》中乐观预计,境内聚焦全市场的综合型宽基指数产品仍有较大发展空间。
从全球范围来看,综合指数ETF在宽基ETF中的占比达到24%。2024年,综合指数ETF规模约为1.6万亿美元,较2023年增长16.9%。长期来看,由于综合指数样本覆盖大中小市值证券,能够全面复制全市场走势,具有规模暴露均衡、换手率低等优势,更符合被动投资理念。因此,综合指数ETF适合养老金等长期资金配置需求,近十年来整体保持稳步增长态势。
相比之下,境内宽基产品主要聚焦于固定数量的规模指数,综合指数产品占比仅为0.6%。未来,随着个人养老金等中长期资金入市力度加大,聚焦全市场的综合型宽基指数有望获得越来越多投资者的关注和青睐。
(文章来源:中国基金报)
(原标题:第二批科创综指ETF正式上报,科创板ETF市场再迎扩容潮)
(责任编辑:43)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