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老总马澄:复盘2024投资,展望2025人形机器人与AI新机遇
AI导读:
私募老总马澄分享2024年投资经历,反思熊市思维错失大牛股,展望2025年政策利好与中长期资金入市,看好人形机器人及人工智能体领域。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随着周一A股市场的收盘,龙年行情的帷幕缓缓落下。
近期,每经记者深入探访了多位在A股市场历经风雨的老将。2024年,A股市场经历了过山车般的剧烈波动,让投资者们感慨万千。今天,我们特别邀请到了实战派私募老总、深圳巨泽投资董事长马澄,请他分享对2024年投资经历的深刻反思与总结。
马澄回顾了2024年的投资历程,指出在牛市来袭之际,自己却未能及时调整策略,仍用熊市思维做短线交易,从而错失了5倍大牛股的机会。展望2025年,他认为政策利好叠加中长期资金入市,将为人形机器人及人工智能体等领域带来无限机遇。
(以下为马澄自述)
牛市已至,熊市思维致错失良机
在投资界,有一句流传甚广的名言:“别人恐惧我贪婪,别人贪婪我恐惧。”这句话的核心在于把握市场节奏,做到逆向思维。2024年初,当上证综指跌破2800点时,市场充斥着限售股解禁、雪球爆雷等利空消息,投资者普遍感到恐慌。然而,这正是“别人恐惧我贪婪”的绝佳时机。
然而,在国庆节前夕,上证综指在利好政策的推动下,短短10个交易日上涨近千点,市场一片沸腾,“牛市来了”的呼声四起。然而,10月8日的3674点却成为了2024年的最高点,让无数新入场的散户投资者措手不及。这再次印证了“别人贪婪我恐惧”的重要性。
在2024年的交易中,我深刻体会到了“逆向思维”的重要性。在9月下旬之前,市场普遍悲观,但重大政策的出台却引发了强势反弹行情。这告诉我们,每一轮行情都在绝望中诞生,只有敢于与大多数投资者持不同观点,才能在市场中脱颖而出。
在牛市初期,我选择了互联网金融领域的汇金科技作为投资标的,当时以约10元的价格买入。然而,由于当时市场行情火爆,我却陷入了选择困难症,对买入的汇金科技也做起了短线交易,只获得了40%的短期收益。事后来看,这完全是因为我还没有从熊市思维中转变过来,错失了持有到最后的机会,导致错失了5倍大牛股。
与此同时,市场爆炒的并购重组概念也引起了我的关注。当时,A股IPO节奏阶段性收紧,芯片行业并购潮涌动。政策方面,“国九条”和“并购六条”相继出台,鼓励并购重组,活跃市场。在此背景下,我选择了多只有并购预期的芯片股进行布局,其中包括了后来的并购大牛股富乐德。然而,由于仓位较低,对整体业绩的提升并不明显。
复盘2024,展望2025
回顾2024年的投资经历,我深刻反思了自己的不足之处。在牛市来临之际,我未能及时调整策略,仍用熊市思维做短线交易,错失了持有大牛股的机会。同时,在并购重组概念的布局上,虽然押中了停牌重组的个股,但仓位较低,未能实现收益最大化。
展望2025年,我对市场前景持乐观态度。首先,当前A股的估值仍处于历史低位区间,投资价值凸显。其次,股市是经济信心的体现,在经济复苏的背景下,提振股市有助于提振信心和消费,促进经济快速发展。此外,国家将采取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和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经济将进一步企稳向好。最后,一系列旨在稳定市场的政策将逐步发酵,对A股市场构成实质性利好。
从资金面来看,中长期资金入市的政策导向明确。公募基金、保险公司等机构资金将加大对A股市场的投资力度。预计增量资金有望达到万亿元规模。这将为市场提供充足的流动性支持。
在具体板块方面,我最看好的是人形机器人和人工智能体领域。这两个行业正处于快速导入期,未来发展潜力巨大。我相信在2025年这两个领域中会出现3到5倍的大牛股。
此外,在全国两会召开之前,我认为人形机器人板块将成为市场的做多方向。该板块具有良好的产业政策和市场人气基础,有望成为市场的流动性突破口。
(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依据。投资者应自行承担投资风险。)
(文章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