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2025年2月5日,A股市场人形机器人板块表现强劲,多只个股涨停。人形机器人产业链涵盖上下游多个环节,科技巨头纷纷布局推动技术迭代。预计未来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将大幅增长,国内企业有望深度受益。

2025年2月5日,A股市场的人形机器人板块表现抢眼,万得人形机器人概念指数飙升超过3%。具体来看,指数成分股中,绿的谐波与丰立智能的涨幅均超过10%,鸣志电器与卧龙电驱更是强势涨停,固高科技的涨幅也达到了9%以上。此外,虹软科技、长盈精密、兆威机电、禾川科技等个股也纷纷跟涨,展现出了人形机器人板块的强劲动力。相关机构指出,人形机器人作为未来科技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正逐步从概念走向市场,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人形机器人产业链涵盖了上游软硬件供应商、中游关节集成商以及下游整机厂商三大环节。上游主要包括减速器、传感器、电机等核心零部件供应商,这些零部件是人形机器人实现复杂动作与交互功能的关键所在。中游则聚焦于关节集成商,负责将零部件组装成可动的关节模块。而下游则是整机制造企业,负责将各个模块组装成人形机器人,并进行系统集成与调试,确保机器人能够正常运行。

当前,全球人形机器人产业正处于加速发展的黄金时期。特斯拉、英伟达、华为等科技巨头纷纷涉足人形机器人领域,推动了技术的快速迭代与升级。据悉,特斯拉的Optimus人形机器人有望在2025年实现小批量量产,并在2026年达到5—10万台的产量规模。在国内,华为、小米、小鹏等企业也在积极探索人形机器人领域,推出了各具特色的产品。

在人形机器人概念股方面,绿的谐波、中大力德等减速器企业,以及柯力传感、兆威机电等零部件供应商,凭借在产业链中的关键位置,备受市场瞩目。此外,随着科技巨头的积极布局,人形机器人概念股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例如,华为机器人产业链涉及的赛力斯、江淮汽车等多家上市公司,股价也呈现出了上涨态势。

展望未来,人形机器人有望成为继智能手机和新能源汽车之后的又一重要科技突破。工业和信息化部日前印发的《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为行业发展明确了目标与方向。同时,多地政府也密集出台了支持政策,进一步推动了人形机器人产业的发展。据花旗全球洞察的分析师预测,到2050年,人形机器人的市场规模有望达到7万亿美元。随着技术进步与产量增加,制造成本将不断降低,市场需求也将持续增长。

华西证券认为,随着AI技术的突破以及国内外厂商的积极布局,人形机器人的量产进度将进一步加快。同时,在降本需求的驱动下,市场空间广阔。率先取得突破的国内企业有望在这一领域深度受益,成为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的佼佼者。

(文章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金牛座,图片及链接信息已保留,未做改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