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中药行业2024年业绩承压,72家A股中药上市企业中已有30家发布年报业绩预告,其中14家预计盈利,16家预计亏损,净利润增长企业仅占少数。集采降价与原材料价格波动成为影响中药企业业绩的主要因素。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林昀肖北京报道

春节假期结束后,A股中药板块迎来业绩大考。据统计,截至目前,已有30家中药上市企业发布了2024年年报业绩预告,其中14家企业预计盈利,16家预计亏损,整体业绩表现不佳。净利润方面,更是仅有8家企业预计出现增长,而多达21家企业净利润预计下滑,下滑幅度超过100%的企业高达14家。

此外,江中药业和片仔癀两家企业发布了业绩快报。江中药业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但总营收小幅下滑;片仔癀虽营收、净利双增,但增速明显放缓,且第四季度业绩出现明显下滑。这一系列数据,无疑给中药行业敲响了警钟。

回顾2024年上半年,中药行业业绩承压就已引发市场关注。多数中药上市企业出现营收和净利润双下滑的情况,而这种情况在下半年并未得到好转。曾经被誉为业绩稳健、抗跌的中药行业,如今却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行业观点认为,在医药行业整体寒冬下,中药行业政策红利逐渐减退,患者也更多关注药物临床价值,这使得中药企业面临更多的变局与挑战。集采降价、医保政策调整等政策因素,以及原材料价格波动等市场因素,都对中药企业的业绩产生了重大影响。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梳理,多家中药企业在业绩预告中提及集采降价、医保政策调整等政策因素的影响。众生药业、益佰制药、*ST龙津等企业直接指出其产品的集采降价影响,导致业绩短期承压下降。而步长制药等企业则分析医保政策调整等因素带来的影响,导致部分产品销量减少,收入结构发生变动。

除了政策因素外,原材料价格波动也成为影响中药企业业绩的重要因素。2024年上半年,中药材价格持续上涨,虽然7月以后有所回落,但相比2022年仍处高位。葵花药业、红日药业等多家企业指出,原材料价格上涨是导致毛利率下滑的因素之一。然而,从第三季度开始,中药材价格开始出现持续回落,这也为部分中药企业带来了喘息之机。

在已披露业绩预告的中药企业中,金花股份的业绩表现尤为亮眼。其预计实现净利润约为6500万元~8200万元,同比增长高达251.55%~291.18%,成为已披露业绩预告的中药企业中增幅最高的企业。金花股份表示,公司业绩预盈的主要原因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增长、原辅材料采购价格下降导致产品毛利率增长以及非经常性损益的影响。

相比之下,振东制药的业绩下降情况则令人咋舌。其预计净利润约为-13.5亿元~-11.5亿元,降幅达到了惊人的2514.58%~2969.29%。振东制药表示,业绩大幅下降的原因包括信托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损失、仲裁纠纷导致的预计负债以及主营业务受行业政策和市场环境等因素影响导致的利润下滑。

展望未来,中成药集采扩围持续,第三批全国中成药集采拟中选结果已于去年12月30日揭晓,预计今年4月在全国范围内落地执行。此次集采整体降幅远超前两批,中成药价格下行压力持续加大。同时,原材料价格波动也将继续影响中药企业的业绩。在此背景下,中药企业需要密切关注行业政策变化和市场动态,积极应对挑战寻求转型和创新之路。

(注:本文图片、链接等相关信息均已保留原文样式和内容,未做任何修改或删除。)

(实习生苏洋对本文亦有贡献)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