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DeepSeek在全球资本市场掀起轩然大波,令众多投资者重新审视AI基础设施投资及科技巨头的资本支出与回报策略。本文分析了美股“科技七巨头”在DeepSeek冲击下的资本支出情况,以及他们面临的AI泡沫、贸易战、业绩失速和DeepSeek等四大风险。


DeepSeek在全球资本市场掀起轩然大波,令众多投资者重新审视AI基础设施投资及科技巨头的资本支出与回报策略,担忧情绪蔓延。

近期,美股“科技七巨头”(Alphabet、亚马逊、苹果、Meta平台、微软、英伟达和特斯拉)中,六家已陆续公布了2024年第四季度财报,唯独英伟达将于美东时间2月26日揭晓其业绩。此番财报季,科技巨头的表现喜忧参半,尤其是云业务增速普遍放缓,而DeepSeek的崛起更是让市场对巨额AI支出的合理性打上问号。然而,科技巨头们对AI的投资热情不减,纷纷释放信号:这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

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统计,Alphabet、Meta、微软、特斯拉和亚马逊在2025年的合计资本支出预计将达到惊人的3310亿美元,彰显出科技巨头们在AI领域的坚定布局。

另一方面,数据显示,“科技七巨头”今年的总盈利增幅预计仅为18%,远低于2024年的34%。作为美股市场的核心驱动力,科技股能否延续此前的领跑态势,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美国银行策略师Michael Hartnett,这位最早将这七家公司命名为“科技七巨头”的分析师警告称,今年这些股票可能会沦为表现垫底的“Lagnificent 7”。此外,DeepSeek事件以及潜在的贸易战等因素,都为美股市场增添了诸多不确定性。

具体来看,科技巨头的云业务普遍遭遇增速下滑。特斯拉更是成为六大巨头中业绩最黯淡的一家,其净利润同比大幅下滑超过70%,各项财务指标均不及预期。相比之下,虽然Alphabet、Meta、亚马逊和微软的营收和净利润增长依然可观,但云业务增速均未达到市场预期,产能问题成为拖累云业务增长的关键因素。

图片来源:每经制图

谷歌母公司Alphabet的云业务营收虽然同比增长30%,但低于市场预期,且增速放缓;亚马逊的AWS云业务营收同比增长19%,增幅与上一季度持平,但CEO贾西坦言产能限制了云业务的更快增长;微软的Azure云业务增速同样下降,未达市场预期。尽管如此,微软的人工智能业务年化收入已突破130亿美元,同比增长高达175%。

面对DeepSeek的冲击,科技巨头们并未退缩,反而继续加大资本支出。他们坚信,大规模投入是满足日益增长AI需求的必要之举。然而,这一策略也引发了市场的广泛讨论和质疑。Futurum Group分析师丹尼尔·纽曼表示,考虑到这些巨额开支,科技巨头们急需提高AI的收入回报,但DeepSeek事件对美国来说无疑是一个警钟。

图片来源:每经制图

Direxion资本市场主管Jake Behan则指出,资本支出开始让人感觉像是房间里的一只800磅重的大猩猩。现在的问题几乎不在于AI支出何时能够盈利,而在于它是否能够合理化。面对质疑,科技巨头的高管们依然坚持己见,认为继续加大投入是战略上的必然选择。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DeepSeek事件引发了市场动荡,但英伟达等算力公司却从中受益。本周,英伟达股价反弹8.14%,显示出市场对算力需求的乐观预期。然而,对于英伟达的前景,摩根士丹利内部分析师却存在分歧。

财报公布后,这六家科技巨头的股价表现各异。特斯拉股价周跌10.62%,创下去年10月以来最大跌幅,市值一周内蒸发超万亿元人民币。谷歌股价也累计下跌9.16%。总体来看,本周仅Meta股价保持上涨态势。

图片来源:每经制图

展望未来,美股科技股面临四大风险:AI泡沫、贸易战、业绩失速以及DeepSeek等突发事件。一些业内人士警告称,不要期望美股在2023年和2024年的迅猛涨势能在2025年重演。2025年美股市场可能会经历一段坎坷的走势。

Roundhill Investment首席执行官Dave Mazza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近期的科技股回调让一些投资者对其未来走势及对市场的影响感到担忧。他认为当前科技巨头们的估值可能较高,但并没有任何迹象表明它们的长期增长潜力受到削弱。然而他也强调这次市场调整清楚地表明2025年的投资环境将比过去几年更加充满挑战。

此外,高盛、花旗等华尔街大行都在敦促客户在科技巨头之外进行多元化投资。桥水基金创始人达利欧更是直言不讳地指出投资者对AI的狂热助长了美股的“泡沫”,其程度类似于千禧年互联网泡沫破灭前的情形。

在这样一个充满变数的市场环境中如何把握机遇、规避风险成为投资者关注的焦点。而DeepSeek等突发事件的出现更是提醒我们要时刻保持警惕以应对可能出现的黑天鹅事件。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文章来源: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