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大药触发市值退市标准,A股退市力度持续加大
AI导读:
*ST大药因连续20个交易日每日收盘总市值均低于人民币5亿元,已触及上海证券交易所的交易类强制退市指标,将于2025年2月10日停牌。近年来,A股退市力度持续加大,退市制度不断完善,体现了监管层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决心。
继建车B、*ST深天、*ST美讯、*ST博信因市值原因相继退市或停牌后,A股市场再现“市值退市”案例,*ST大药亦步其后尘。2月7日盘后,*ST大药发布公告,宣布其股票因连续20个交易日每日收盘总市值均低于人民币5亿元,已触及上海证券交易所的交易类强制退市指标,公司股票自2025年2月10日开市起停牌。
![](https://www.yxiu.cn/files/20250208/1738999215280.jpg)
01
正式收到终止上市预告
同日,*ST大药收到了上海证券交易所下发的终止上市事先告知书,标志着其股票即将面临终止上市的决定。此外,公司还收到了交易所的监管工作函,要求及时披露风险信息,并做好股票终止上市的相关准备工作。
![](https://www.yxiu.cn/files/20250208/1738999215299.jpg)
02
股价连续暴跌,市值大幅缩水
从股价表现来看,*ST大药自1月17日起股价连续10个交易日跌停。截至2024年底,*ST大药全年下跌79.63%,成为A股跌幅第二大的个股,仅次于同样触及市值退市标准的*ST博信。截至2月7日收盘,*ST大药市值仅为2.59亿元,与巅峰时期的46.69亿元相比,市值蒸发了超过44亿元。
![](https://www.yxiu.cn/files/20250208/1738999215316.jpg)
03
连年亏损,财务状况堪忧
事实上,*ST大药的财务状况同样堪忧。公司此前发布的2024年业绩预亏公告显示,预计全年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3000万元至-3600万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3200万元至-3900万元。同时,公司预计全年营业收入为6200万元至7400万元,扣除与主营业务无关的业务收入和不具备商业实质的收入后,营业收入为6000万元至7000万元。这意味着,*ST大药即使没有因市值退市,也很可能因财务问题面临退市风险。
![](https://www.yxiu.cn/files/20250208/1738999215335.jpg)
04
高层动荡,董事长被调查
此外,*ST大药还面临高层动荡的问题。2024年,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长兼总经理杨君祥被留置、立案调查。这一事件对公司运营产生了不小的影响,也加剧了投资者的担忧情绪。
05
退市制度日益严格,市场生态逐步优化
近年来,我国资本市场的退市制度不断完善,退市力度不断加大。沪深交易所分别于2020年和2024年修订了退市规则,提高了市值退市标准。随着退市制度的愈发严格,退市公司的数量也逐年增加。2024年,共有53家公司被强制摘牌,创下历年新高。这一趋势体现了监管层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决心,以及强化市场优胜劣汰功能、保护投资者利益的政策导向。未来,随着退市结构的调整和完善,中国资本市场的生态将更加健康、有序。
综上所述,*ST大药的退市案例再次敲响了警钟,提醒投资者应密切关注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和市场表现,理性投资,规避风险。同时,也期待监管部门能够继续完善退市制度,加强市场监管,为中国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文章来源:东方财富研究中心)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