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上半年表现强劲 下半年结构性牛市韧性犹存
AI导读:
本文分析了港股市场上半年强劲表现及下半年展望。上半年,港股在AI技术突破和科技股重估推动下领跑全球,形成结构性牛市。下半年,弱美元环境、南向资金等支撑因素仍在,港股结构性牛市韧性犹存,期待人民币资产的“第三轮重估”。
在今年上半年,港股市场表现强劲,年初在AI技术突破和科技股重估推动下领跑全球。然而4月初的“对等关税”风波让指数回调,但随后港股迅速反弹,新消费、创新药和非银金融等板块轮动,形成结构性牛市格局。
进入下半年,港股牛市能否延续?国金证券剖析了支撑港股反弹的四大关键因素:地缘风险冷却、弱美元环境、香港金管局流动性注入及南向资金崛起。这些因素共同推动了港股的反弹。
对等关税后,港股反弹的四大支柱
4月初的关税冲击未击垮港股,市场在多重利好下企稳回升。以下是支撑反弹的四个核心因素:
第一,地缘风险冷却推动风险偏好修复
港股成分股数量少、市值和行业集中度高,对全球风险情绪敏感。特朗普政府释放贸易缓和信号后,全球风险偏好回升,港股受益。

第二,弱美元环境延续,人民币汇率成为港股基石。4月初以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小幅升值,与港股反弹同步。人民币升值提升港股公司盈利,提振外资信心。

第三,香港金管局流动性注入,强化反弹动能。5月初,港美汇率触及强方兑换保证,香港金管局投放流动性,将汇率稳定在目标区间。流动性宽松推动港元利率下行,市场风险偏好回升。



第四,南向资金崛起,成为港股“护盘手”。2024年以来,南向资金加速流入港股,改善了港股由外资主导的低流动性环境。南向资金话语权上升,港股定价属性正向A股靠拢。



从行业资金流向看,四类投资者偏好各异但共性明显:金融与科技板块受捧,周期类板块信心仍弱。


下半年展望:结构性牛市韧性犹存,期待第三轮重估
展望2025年下半年,港股“结构性”牛市基础稳固,人民币与南向资金仍是核心支撑。弱美元与人民币估值优势、中美关系改善、美联储降息预期等情绪变量将影响港股。
社会资金充裕但资本回报率偏低,市场对叙事高度敏感。估值修复环境下,可关注估值偏低、热度不高的细分行业。
国金证券指出,长期视角下,港股期待人民币资产的“第三轮重估”。改革兜住人民币资产估值下限,“Deepseek时刻”赋予成长逻辑,港股“国家风险溢价”有望收敛。

(文章来源:财联社)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