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随着算力租赁市场持续升温,多家上市公司跨界布局算力租赁业务,金融租赁和融资租赁公司也积极介入。本文分析了算力租赁市场的竞争格局、跨界企业的布局方式以及租赁业在算力市场中的优势和机遇。

随着算力租赁市场的持续升温,近期多家上市公司纷纷宣布进军算力租赁领域,不仅传统软件业务企业涉足,更有众多上市公司跨界加入这一赛道。金融租赁和融资租赁公司也在转型过程中,积极布局算力租赁业务,共同推动算力租赁行业的快速发展。

据《中国经营报》记者统计,自2024年以来,算力租赁业务已成为众多上市公司的布局重点。除了传统的软件业务企业外,不少上市公司开始跨界开展算力租赁业务。同时,随着金融租赁公司和融资租赁公司的转型,算力租赁业务也成为其业务拓展的新方向。未来算力租赁行业的竞争格局将如何演变,以及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如何影响行业发展,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跨界企业加速布局算力租赁

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报告指出,到2026年,国内算力租赁潜在收入市场规模有望达到2600亿元,并以每年超过20%的速度快速增长。在此背景下,众多企业纷纷涌入算力租赁市场,抢占市场份额。

从布局方式来看,上市公司主要通过投资或收购算力标的、购买算力服务器对外出租以及自建智算中心等方式开展算力租赁业务。例如,莲花控股(600186.SH)、迈信林(688685.SH)等企业选择购买算力服务器并对外出租;而锦龙股份(000712.SZ)、华铁应急(603300.SH)等企业则选择自建智算中心,以提供更高质量的算力服务。

对于跨界进入算力租赁市场的上市公司而言,由于缺乏相关经验,大多选择将业务聚焦在智算中心上。然而,随着算力市场的快速发展,竞争也日益激烈。全国算力服务商已超过600家,算力的增加升级、绿色低碳改造等都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同时,外部GPU服务器的供应政策以及芯片国产化替代趋势也对算力建设产生了深远影响。

国盛证券研报显示,在未来的2年至3年内,GPU将凭借“能用”与“易用”的特点,成为国产算力的主旋律。在此背景下,上市公司纷纷加大在GPU领域的投入,以提升自身在算力市场的竞争力。

以莲花控股为例,2024年12月27日,其子公司浙江莲花紫星智算科技有限公司宣布与上海某公司签署《高性能算力服务合同》,将向对方提供1545 PFLOPS(BFLOAT 16)高性能算力服务及算力运维服务,合同总价高达5.55亿元。此外,迈信林也在2024年9月与北京城建智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苏州瑞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签订了算力租赁服务业务合同,合同累计金额为3.2亿元。

协创数据(300857.SZ)则采用自投算力服务器的模式,租赁第三方的IDC机房,自行搭建可以对外提供服务的算力服务集群。目前,该公司在上海和杭州等地搭建了算力研发体系,构建了算力服务技术基础,并已经产生了一定收入。

然而,算力租赁业务前期资金投入大、回报周期长,且算力服务器存在更新换代风险。因此,不少上市公司正通过金融机构授信、融资租赁等方式获取资金支持。以莲花控股为例,其子公司莲花紫星为保证采购计划的履行,还需支付约3.1亿元,且未来两年可能仍存在约7.8亿元的设备购置资金需求,面临较大的融资压力。

尽管如此,从数据来看,算力租赁业务仍具有较大的市场潜力。有数据预测,2025年全球计算力规模将超过300EFLOPS(EFLOPS是指每秒百亿亿次浮点运算次数),智能算力占比将达到35%。券商研究认为,智能算力的发展速度相当于2014年至2018年的IDC龙头扩张速度,市场需求主要来自大模型的训练和推理,其中训练对算力的需求呈现指数级增长。

租赁业借力算力拓展业务

在上市公司跨界开展算力业务的同时,正待转型的金融租赁公司和融资租赁公司也在积极寻求业务拓展的新方向。随着AI大模型的快速发展,智能算力需求呈现爆发性增长态势,为融资租赁企业提供了新的业务增长点。

以金山云(03896.HK)为例,2024年9月25日,其子公司金山云(庆阳)数据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与信达金融租赁有限公司订立融资租赁框架协议,信达金租同意在协议期限内通过直接融资租赁方式向金山云(庆阳)数据提供不超过3亿元的融资租赁服务。此外,青云科技(688316.SH)也宣布将以售后回租的方式与浙江浙银金融租赁股份有限公司开展融资租赁业务,融资金额不超过2900万元,标的物为GPU服务器。

中国外资租赁委员会副秘书长王雪钰表示,随着AI大模型的快速发展,智能算力需求正呈现爆发性增长态势。在此背景下,不少融资租赁企业投身算力设备业务,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然而,算力市场的运营逻辑与IDC有所不同,算力业务的核心标的物主要是高性能GPU模组。目前市场上GPU供应商包括进口和国产两类,进口供应商性价比最具优势,具有一定垄断性。因此,高端GPU算力资源极度紧缺,具备稳定的、可持续的拿卡渠道资源的公司非常关键。

对于融资租赁公司而言,在算力市场中找准需求方至关重要。目前算力的建设方主要包括大模型厂商、AI云厂商、传统企业以及由地方政府主导的智算中心建设。不同类型的建设方对算力的需求和应用场景各不相同,因此融资租赁公司需要根据其实际需求提供定制化的融资服务。

然而,智算中心也存在闲置的情况。核心原因在于算力中心投入应用后,AI需求并未如预期般快速增长,导致算力难以消纳。以第三方智算中心的运营模式来看,成本方面除采购成本外,后期运营还涉及折旧成本、机柜成本、运维成本以及触发SLA的赔偿成本等;收入方面则依靠稳定的高出租率来实现算力收益。

盛企融创始人张雪丽表示,算力市场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需求旺盛且属于资金密集型企业。租赁公司和上市公司都在积极布局算力市场,其中租赁公司主要在融资策略方面发力,而上市公司则更多地在技术和研发方面通过市场融资来提供服务。在资金和融资方面,融资租赁公司更具优势尤其是对于中小客户和资金敏感型客户;而上市公司在技术研发和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更具优势,能够提供更高质量的算力服务。

(文章来源:中国经营网)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