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国股市及AI领域投资前景展望
AI导读:
2025年,中国股市在政策利好和外资行看多的背景下,迎来春季行情。AI初创公司DeepSeek的突破引发市场关注,人形机器人等板块成为投资热点。德银和高盛看好中国市场,预计A股及港股将延续涨势。
春节之后,蛇年行情正式拉开序幕,市场出现了量价齐升的态势。从上周五开始,市场成交量就已经接近2万亿元,截至本周一,市场成交量再次达到2万亿元左右。量的先行带动了价格的逐步回升。市场各方对A股和港股市场的看法变得更加积极,尤其是外资行纷纷看多中国股市,这极大地提振了国内外投资者的信心。
近期,中国人工智能初创公司DeepSeek横空出世,引发了市场的广泛关注,打破了国际投资者对美股科技股的迷信。中国的AI已经崛起,今年以来,人形机器人等AI应用板块大幅上涨,形成了很强的赚钱效应。人形机器人板块有可能会成为今年全年的投资主题。
“一揽子”推动资本市场改革的政策利好陆续出台,近期出台的密度很高。从春节前多部门联合印发吸引中长期资金入市,到近期证监会推出的一系列推动资本市场改革的政策文件,极大地提振了投资者的信心。近日,德意志银行亚太区研究主管马力勤发布的中国股市研究策略报告指出,2025年将成为全球投资界重新认识中国国际竞争力的关键一年。中国企业在高端制造与服务领域持续构建全球性价比与质量的双重优势,中国的颠覆性创新力正重塑产业竞争格局,预计中国股票的估值质量将逐渐提升。
马力勤在报告中指出,中国具备以下两大突出优势:一是自动化领导力,中国工业机器人装机量占全球总量的70%,驱动生产率优势及人均财富的积累;二是经济走廊联通机遇,通过“一带一路”倡议,中国与中亚、西亚、中东及北非市场深度联通,构建并联动释放潜在市场机遇。得益于政策重心向消费端倾斜的结构性转向,叠加金融开放政策的利好,马力勤认为,中国A股及港股牛市周期已于2024年开启,并有望在中期内再创新高。
德银研究报告的观点与作者的观点不谋而合。作者在2025年十大预言中明确提到,在政策转向明确之后,A股和港股将迎来第二波、第三波行情,赚钱效应明显提升。一个繁荣的股市是推动经济转型、提振消费的最佳措施,也是破局的关键。马力勤指出,中国制造从最初纺织领域的崛起,再到后来在基础电子、钢铁、造船、白色家电、太阳能等传统领域占据主导地位,现如今已完成向电信设备和高铁等复杂产业的跃迁。2024年,中国在汽车出口领域的迅速崛起引发全球关注,因其远低于现有同类车型的价格,为全球提供了大量高性能电动汽车。中国制造业的实力有目共睹,不仅贡献了全球30%的制造业增值,其服务业占比也迅速上升。鉴于全球几乎所有行业均有中国龙头企业的身影,中国股票占全球市值的比例预计将进一步提升。
中国正通过构建完整产业链条,培育具有硅谷特征的专业化产业集群,并实现产学研深度协同。在电动汽车领域,中国拥有70%的专利,而在5G和6G电信设备领域,中国同样占据主导地位,2023年中国申请的专利数占全球总量近一半。德意志银行强调,2025年低成本人工智能系统DeepSeek的推出备受世界瞩目,体现了中国知识产权已获得全球认可。中国在高附加值领域不断实现突破,并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构筑全产业链竞争优势。中国企业的全球化进程有望使估值折价逐渐消失,并有望在未来扭转为溢价。中期来看,国际投资将加速增配中国资产,预计A股及港股在中期将延续涨势。
研究报告还强调,拥有宽阔护城河的是中国企业,而非西方企业。中国股市将在2025年迎来长期牛市,港股和A股将成为全球投资者关注的焦点。特别是在美联储政策不确定性、欧美制造业衰退的背景下,全球资金可能会重新配置到中国市场。德银表示,MSCI中国指数相对于MSCI全球指数的市盈率折价达到了创纪录的10个百分点,同时该指数也接近其估值区间的底端。随着中国企业在全球的崛起,这种估值折价迟早会转变为溢价。德银建议投资者关注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半导体、人工智能、制造业龙头企业以及具备全球竞争力的高端服务业公司。
高盛和德意志银行率先看好中国市场。高盛认为2025年MSCI中国指数有14%的上涨潜力,中国科技股在被重新估值后有20%的收益机会。高盛强调,目前中国的政策周期已从预期过渡到实施阶段,细节和行动是接下来稳定增长和支持企业盈利的关键要素。
本轮行情自2024年9月24日中央出台“一揽子”政策之后开始,当前正处于第二波行情启动的初期。DeepSeek的突破引发了市场对西方技术路径经济性的质疑。这种成本性能优势不仅为中国AI企业打开国际市场,还将推动全球南方国家探索算法优化替代算力堆砌的新路径。DeepSeek的成功证明中国已从技术模仿转向原创输出,其模型在海外的广泛应用标志着中国知识产权价值得到国际认可。
如今,中国在全球制造业中占据不可替代的地位,已在半导体、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等领域形成高性价比加快速迭代的复合优势。中美科技股的估值差高达66%,而AI驱动的生产力提升将加速这一差距收敛。中国制造业的竞争力重塑不仅依赖AI技术突破,更在于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全球最大资产管理机构贝莱德指出,中国经济正通过新的生产力实现转型,高科技制造领域已进入成果转化期。
人形机器人是AI应用的最佳领域之一。马斯克预测到2040年,机器人生产的数量可能会超过人类的数量。整体来看,当前春季行情正在拉开序幕,以人形机器人、新能源汽车为代表的一些领域,政策逐步兴起,成为领涨方向。2025年的行情有望超出投资者的预期。
(文章来源:大河财立方)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